前两天一直在讨论网球比赛,网球队,网球教练等等的问题。“网球”这个字眼似乎带给我的全是焦虑。
由于那天的焦虑程度实在让我惊讶甚至有些恐慌,我这几天总是绕不开地反复思考它。
其中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值得一想:“怎么越长大,我的心理素质越不行了?”
我记得小时候的世界末日是当爸爸妈妈叫我的全名,是新衣服没有过水不能立刻穿,是我觉得很酷的人不愿意和我做朋友,是中考的800米测试,当然还有审判般的期中期末考试。说起期中期末考试,这是我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最害怕的事情。小时候不是没有网球比赛过,那时我像个愣头青一样毫无担心地就去参加了;钢琴比赛也总是有我的面孔,我虽然紧张,但发挥的时候总不会出错,神情在众多小朋友之中也算是装的非常淡定的;就算是中考高考,我都不会紧张到发生过激的生理反应。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担心我们做不好?
当我们小的时候,阴天里我们就是小太阳。大人们总是对一件事情看得悲观,而我们总是兴高采烈的去探索,大概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尝试过失败的滋味。一切看上去都是可口的,友好的。在我穿着我妈租来的,精美的礼服坐在钢琴前时,我不觉得我会失败,我也不害怕它,因为我根本没跟失败打过交道,甚至打过照面。当我一点点长大,我一点点体会失败,一点点和失败认识,结果到最后它反而成了我的灵魂伴侣,在我的脑子里跟我如影随形。我尝到他的又酸又苦,所以我变得对它十分敏感。中考高考的失败,写作投稿的失败,竞选学生会纪检部部长的失败,他们都整整齐齐的压在我的心头上,我再也不敢多加一件失败事例在这个队列中。我原本自信的心已经不堪重负了,现在敏感的自己再也抵挡不住失败的进攻了。所以在知道网球比赛的信息之后,我是害怕下一件失败事例的加入。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社会的声音一点点的侵入,可悲的是,罪魁祸首是我们的家人。周围的一切渐渐告诉你,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无关你自己,而是这个社会想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让你做什么。最有趣的一点是,普通的每个人都在被“捧杀”,从我们还那么天真烂漫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被父母鼓励,被老师鼓励,被同学鼓励,你擅长什么不是由你意识到的,而是听来的,而这些仅仅是听来的东西,塑造成了你自己。拿我来说吧,我从小网球打得不错,我们家的教育一向是鼓励教育,家里人从来都给予我正向的反馈;在学校也算是打得不错的,于是同学也是投来佩服的眼光。但事实是,我根本没有用系统化的训练模式培训过,于是在大学里,这么一个带队比赛的老师根本瞧不上我。我开始怀疑自己:“原来我的优势不是优势,只是飘在脑海中的粉红泡泡罢了。”于是你不想承认现实,因为这是从小刻在你名字上的标签,“如果我不再是一个打球好的人了,我还是我吗?”最后,一系列的逻辑都错位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个人否定了“我自己”,那么找回我自己的参考标准就是这个人,在我的例子里,就是我的教练。为了打好保卫“自己”的战役,我按照教练的标准走,因为那样的否定产生了焦虑,那样的焦虑就让你成为一个机器,按照一个标准不懈努力,但事实是,这样你反而在变得越来越不像“你自己”。在我们一点点成长地过程中,我们被陆陆续续地贴上一个个标签,这些标签渐渐的成为你对自己的定义,在这些标签被质疑的时候,恐惧就来了。本质上,害怕你维护不了原本自己的长处,也是害怕承认失败。
一个是自信在一点点被外部重负所压缩,一个是自信从内部被消耗殆尽。失败一点点靠近之后,自信在越来越少,长大的我们,看上去反而心理素质变弱了。
你应该也注意到了,我加了个“看上去”。如果只有上面所说的感性,那我们只是在长大的过程中,而不是长大了。长大意味着变得成熟,何谓成熟呢?我的理解是,理性较之感性占了上风。我们成长地过程中,在不断地汲取知识,一定的知识构成思考、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是理性的基础。这样的理性在我们感到焦虑无比的时候支撑我们坚持,给我们勇气直面挑战。拿我来说,我在感到极度焦虑的那十五分钟内问我自己:“那你还要参加比赛吗?”我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当然,这又是多大的事情?我必须挑战,而且这是证明我最好的方式,”看,这就是理性的力量。成长了的我们也许对失败和挑战更加敏感、焦虑,但至少能够理性分析,用逻辑的力量勇往直前。所以,我们只是失败品尝的多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其实本能反应的心中一惊不妨称作是心中有数,前期的兢兢战战反而让我感知到心理素质的进步。
我一直在思考将来怎么教育我自己的小孩。对于鼓励式教育,我认为其中也有很多要辩证看待,接着细分出不同的系统,权衡利弊。反观我自己所经历的“捧杀”过程,我相信会有许多的家庭和我的一样。但相比于打击式教育,我是鼓励式教育的坚实拥护者。至少这是孩子永远的底气和力量源泉。也许我们需要客观的鼓励,但在赞美和表扬并肩相靠的同时,永远不能少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思维的身影。除了言语的教导,家长也许还需要配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对比对象,让孩子“眼见为实”。拿网球为例,可以找到专业队或打得非常好的同龄人与孩子交朋友。不过,这个情况下看世界级专业比赛来说明就没什么意义,因为这个例子一定要是身边生活中可以真切感受、接触到的。有意思的一点是,我曾经思考过如果让孩子总是在意识到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就发现有人胜过自己,久而久之会不会打消他的积极性,更严重的,会不会让他产生自卑心理呢?我想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只有在他已经确立了这是他的长处并把这个长处融合到对自己的定义时,接触更厉害的人才会让他自卑。如果他还处在初期阶段,正在构建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处于客观学习的状态,他是不会变得消极,不会产生自卑的。自卑常常是巨大的落差感造成的。在这里没有自我的优越感,何来反差呢?这个话题说到这就差不多了,我意识到我快要变成育儿专题了。
回到主题中,这一篇思考分析下来,我很高兴我发现原来自己的心理素质在越变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