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丁玩跳房子;
我在房子里写数字,他也跟着写,写3他写不利索;
我一边比划一边说:你看妈妈这样写的;
孩子发飙把粉笔一扔发火哭着到沙发上生闷气;
我试图倾听娃,他说:妈妈,你就是想强迫我去写3;
我当时觉得这不是个事实真相;自己也觉委屈,就拼命澄清:妈妈写3,是想帮帮你;
结果,这句话让孩子哭的更大声;直接拒绝跟我沟通;
哪里错了??孩子情绪升温了?
P.E.T里说倾听的是事实+感受;
我说的是事实:妈妈写3,妈妈想帮你;
然而,这些事实与感受都是我的,
而倾听是站到他人的角度,去倾听他人的经验到的事实与感受;
认清这点后,我迅速调整,我承认孩子认为的事实与感受:嗯,妈妈在你写3时,也在房子旁边写3让你看(客观行为,事实的一部分);
在你看来是妈妈强迫你写3(对事实的解释)。
所以你火大(感受),那妈妈很抱歉…
就是这么神奇,孩子情绪降温一些,
小声哭着说:妈妈,我是生自己写不好的气;
又过五分钟,他情绪完全好了,说:妈妈,我刚开始生自己写不好的气,你在旁边教我,把我火又加大了…
我很惊讶,5岁孩子对自己情绪可以看出这个层次感;
倾听就是这么有魔力,
倾听逐步让人拨云见日,
让孩子内心越来越明晰,
靠近那个客观真相;
我理解P.E.T书中:戈登博士讲的“事实”就是客观存在,本身不具有意义;
而我们对于同一“事实”不同解释与赋予意义。这个部分属于“事实”与“感受”中间的一个部分。我把他归为事实的一部分;
例如:看到红色,有人认为太阳,觉得暖;有人认为是血腥,觉得恐惧;
红是事实,无任何意义,太阳、血在当事人看来或许都是太真实的事实。
这些不同的意义来源于我们过往的生活经验;
有朋友发问:嗯…一部分情况是这种,孩子只是出于情绪所以歪曲事实,但也确实有一部分情况,的确是孩子太小判断力不够,而这个“事实”又引发了他强烈情绪;
我的观点刚好和朋友提问相反:
孩子很干净,红就是红,很少把红想为太阳或血,情绪降温,立刻认清那是红;
如果把人看作一个投影机,因为孩子的过往经历很少;镜片相对更干净;反倒是成年人,过往经历比较多;灰积厚了,即使被倾听;情绪降温之后,也很难去看到客观事实;
如果真的是孩子的镜子不干净了,扭曲事实了……那说明他过往跟父母的互动模式哪里出了问题;所以镜子上就有了灰;
试想一下:咱们眼睛里进了灰,看不清了,我们只会让信任的人帮我们吹去;对不?
其实,我不大喜欢说孩子有问题,我更倾向于:亲子关系生病了,而孩子最弱小;就呈现了这个关系的问题;就像人上火,口腔溃疡,不是嘴病了,是整个身体不调和;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严重的不客观,不尊重事实;就更加需要父母戈登着,接纳着,承认着,一点点去修复关系,重新建立信任;再慢慢把镜子擦干净;然后在双方皆大欢喜的“无问题区”分享、还原事实给到对方。
上面说了那么多废话,都不是我重点,
我想分享的重点是:
1、同一个客观,100个人有100个“事实”;只有修炼成佛,才能看见全然“客观”;所以,我们最牛其实只能无限趋于客观,我其实是希望做父母的谦卑一点,不要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一定是真相,很多时候父母以为的事实,也不一定就是事实;或许孩子感受到的才更接近“真相”;需要停下体会;
2、我再否认孩子的感受下的“事实”;镜子不干净时,那个事实对孩子就是真实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把目光盯在纠正孩子某一个认知上,而是看的更远一点,把焦点放在:为什么孩子镜子不干净?本来是清澈的镜子这灰是怎么互动上去的?然后通过修复关系,清澈镜子;
3、其实戈登沟通讲的是如何“亲密”;既然100个人有100个事实;这100个不同的事实之间必须你死我亡吗?
如何让这不同“事实”,不用我的事实杀死你的事实,而这些存在着不同事实,却不去破坏我们的亲密;这是我理解的亲密沟通需要关注的重点;
其实“100个人有100个事实”这才是这个世界的客观事实,因此每个人天生孤独,正因为此,被倾听与看见才显得那么珍贵,因为被看见,就不再孤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