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技巧是一个方面。一本著作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容易给人敬畏感,有压力,所以心态很重要,别忘记只有好书才是我们的朋友,大部分的书根本不值得精读。固然读书有千好万好,也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很容易觉得如果一本书没有逐字逐句的读完,就没有完全理解作者的思想,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就会觉得是自己水平有限,和作者没关系,其实不然。
一本书读不下去有很多原因,每本书的产生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作者的思想和时代紧密结合,这也就是很多经典著作不好读的原因,我们不了解作者当初的那个时代背景,想要流畅的读下去就会困难。还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翻译本身是一件技术兼艺术的工作,译者本身的生硬翻译也会让你对书本抗拒。所以抗拒一本书是有多重原因的。
读书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是在和作者沟通,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作者运用什么办法、搜集到什么证据来论证他的观点,我是否认同?有哪些认同?有哪些地方好,为什么好?是不是和以前的观点雷同,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能不能和以前的观点联系起来?
在不确定是否要精读的时候,先大概浏览一遍介绍、序言、书评等,目的在于不单以自己的视角,扩大视野后更加客观,确定是否属于自己要读的范畴。第二遍是快速整本书的纲要,了解大致来龙去脉,以确定是否要精读。最后再精读。
如何精读?
能输出才是有效的精读。教是最好的学,没有之一,这是费曼说的。如果一本书值得我们精读,想要分享给朋友,那么以输出倒逼输入就是非常不错的读书方法。单纯从技巧上讲,能输出代表你已经了解作者的思想,输出时自然会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够内化,不至于阅读完像流水一样没有痕迹。既然是输出,阅读时就假装在讲给朋友听,试着说出这本书讲了什么?哪些对你有帮助?哪些对你有用?哪些句子值得摘抄下来加入素材库?这是目的阅读,不会只跟着作者漫游。
理解和互动;记住和输出。
深入的理解和互动,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完把认为好的部分做笔记,写感想。即是哪些好?为什么好?心理表征会让大脑自动画图,把已有的信息和现有的观点联系起来,就构成了有效的阅读。
有这样一个比例10:1是说输入和输出的比例,其实还可提高输出率,就是构建素材库,平时把有价值的文章、有价值的段落标记出来,和它互动,记住一些想法,然后整理出来,就是素材库。我是用印象笔记记录,比如以下插图:
笔记不光能够标记,而且图片格式也可以搜索笔记,加上标签,可以只显示标记过的内容,这样整本书就尽在你掌握之中!
上图中,是我和自己聊天记录。
总结:
第一步:看介绍、序言、别人的评价,确定是否要读。
第二步:快速阅读整本书了解脉络框架,确定是否要精读。
第三步:精读。1,理解和互动,记笔记。2,记住并输出。
最后整理成文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