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瑕疵铸就光芒
东方沉迷于光华内敛的玉,西方人则偏爱极致闪耀的宝石。传说中,作为基督教圣城的耶路撒冷,为彰显圣洁与华贵,在重建之时便以各色宝石镶嵌城墙基石。与虚构的传说相对应,现实中,宝石也是权杖和王冠最重要的装饰物,五光十色的珍宝和权利与欲望的化身并列,常让人恍惚,宝石与权杖王冠,到底谁更耀人眼目。
人们爱宝石,即爱其因稀少衍生的独特与珍贵,更爱宝石自身的熠熠光华。宝石的华彩部分取决于透明度和纯净度,某种意义上,纯净度的高低就决定了一颗宝石的价值。浮动着星光锋芒的星光宝石的出现,让这条规则为它让步。
星光宝石并非一种宝石种类,而是很多种宝石都会出现的一种稀有现象。星光宝石,物如其名,便是宝石上出现了亮线,亮线交叉汇聚,最终形如星芒。星芒的出现源于宝石的晶格构造特点。当垂直高次对称轴L3切开并磨研成半球形后,围绕L3轴相间便现出六条耀眼的放射形星状光线,形如闪星,故称星光宝石。星光宝石,是人间的至美星辰。
几乎所有星光宝石的纯净度都称不上至高,因为它们的星光本身便源于通常意义上的瑕疵。这种寻常宝石避之唯恐不及的瑕疵名为包体。宝石的孕育环境及其复杂,海盐湖泊、矿井深洞甚至灼热的岩浆,共同组成了天然宝石的孕育之地。复杂的地质环境孕育出了宝石晶体,也在宝石内部留下了一定的痕迹,这就是包体。
但并非只要有包体,寻常宝石便可摇身一变,成为拥有星芒的星光宝石。星光宝石的包体需为针尖状,且包体数量组固定,排列规律,不同组的包体相交角度固定——星光宝石对内在构造的要求可谓严苛。光线经过严格排列的包体,发生折射和反射,最终在宝石表面汇聚为交互的星光,于是宝石终成星光宝石。后人欣赏星光宝石时总不免感慨自然的造化之工:包体,这种被完美者不屑的缺陷,居然是成就星光宝石熠熠光华的关键——星光宝石,是瑕疵宝石的绝美重生。
和其他的珍宝类似,星光宝石的发现更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偶然。有星光效应的宝石都是刚石型宝石,不同于原石状态便晶莹剔透的钻石,大部分刚石型宝石的原石外观与普通石头无异,在打磨加工后,才会出现我们熟悉的耀眼光芒。且星光宝石对加工工艺要求甚高,需要严格按照包体的角度和形状打磨形状,加工时稍有差错,星光便会不清晰或偏斜。完美的包体,凑巧撞对了的弧形造型,以及点亮宝石星芒的光源,诸多偶然性因素的叠加之后,星光宝石才终于诞生。
事实上,星光宝石的发现时间非常晚,这与西方宝石工艺缓慢的进步速度不无关系。十五世纪,西方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宝石处理工艺,星光宝石赖以展示“星光”的光滑弧形面才终于诞生;十九世纪,人造宝石出现,包体作为鉴定宝石成分的重要指标才真正被重视起来——在包体被统称为瑕疵的年代,自然是没有星光宝石之说的。宝石处理工艺的前进一步步挖掘出星光宝石的星芒。夜空星辰的光芒出现在了宝石上,这无疑让本就象征奢华的宝石更加珍贵,且更多神秘意味。不同于东方以“星光”暗指星辰,西方人们直接以“star”称呼这种能发出星芒的宝石,重视意味不言而喻。
作为星光宝石,宝石的材质和星芒的数量决定了其贵重程度。以材质而言,最宝贵的无疑是红宝石与蓝宝石。星芒的数量取决于宝石内包体的数量与排列,包体越多,也越难排列有致,因此,星芒越多的宝石,也就越珍稀。
蓝色星光宝石和红色星光宝石谁位列星光宝石之冠,似乎是很有争议性的话题。其中蓝星宝石因“命运之石”的美誉貌似更胜一筹,但事实上,红宝石因多瑕疵,素有“十红九裂”之称,红色星光宝石珍品极少,因此,高质量的蓝色星光宝石与红色星光宝石相比,后者更为贵重。
星光·传说中的命运之石
六角星芒闪烁,它来自遥远的星辰,却也像带着某种神秘力量的符咒,对人类发出无声的诱惑,何况星光宝石本身便价值不菲。而星光宝石的故事与其星芒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光芒更胜。
蓝色星光宝石被称为“命运之石”,是因为在传说中,只要拥有了蓝色星光宝石,也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好运。但不知是否是因为将好运带给了主人,蓝色星光宝石自身的命运总显得多了些莫测的波折。
很长时间以来,昆士兰黑星被认定为宝石级别的最大蓝色星光宝石。但在被认定为蓝色星光宝石之前,昆士兰黑星却被误认为是水晶,且纯度不佳。昆士兰黑星原石重达1156克拉,发现者觉得弃之可惜,便随手把它仍在门口。因此在被重现发现之前的十多年中,昆士兰黑星一直被当做门挡踢来踩去。昆士兰黑星的发现地是澳大利亚,在极度讲究出身的宝石领域,缅甸和斯里兰卡才是保证宝石质量的发现地的唯二选择,旷世珍宝昆士兰黑星出现在澳大利亚,不但怪异,而且不合时宜。
直到被来自亚美尼亚的珠宝商Harry Kazanjian发现,昆士兰黑星才恢复了真身,开始了自己的宝石之旅。长时间的研究后,Harry Kazanjian决定削去昆士兰黑星将近百分之四十、超过400克拉的重量,以更好的释放昆士兰黑星的星光。漫长的打磨和处理过后,昆士兰黑星终于以绝美宝石之姿绽放在世人面前。但即便是切割后,昆士兰黑星也重达733克拉,直到现在,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蓝色星光宝石之一。
昆士兰黑星属黑色星光蓝宝石。最终,Harry Kazanjian将昆士兰黑星被打磨为椭圆形。昆士兰黑星弧度完美,但又不同于其他星光宝石上纤长的锋芒。昆士兰黑星上的星芒,亮线从边缘到星芒中心距离很近,且宽度极薄且窄,但在汇聚到星芒中后,亮线突然变得极粗,瞬间点亮了整个星芒。六角星芒浮现在在深色质地上时,光与暗的反差极其强烈,竟让这颗黑色宝石比普通的蓝宝石更亮,闪着惑人心魄的光泽,六射星极致闪耀的光芒也让人突起惊艳之感。
Harry Kazanjian为了突出昆士兰黑星本身的光泽,还将其镶嵌在纯白铂金打造的底座上,并用35颗梨形小白钻装饰外沿,终将这颗举世无双的黑色蓝星宝石铸为绝世名品。自1947年收入这颗宝石之后,Kazanjian家族的业务蓬勃发展,很快成为世界领先的宝石经销商之一。Kazanjian家族将他们的业务取得成功归功于昆士兰黑星带来的运气。因此,尽管后来多次有人许以高昂的价格,想要购买宝石,Kazanjian家族仍坚持持有自己家族的“命运之石”。
昆士兰黑星的美丽注定不能为一个家族独享。半个世纪之后,昆士兰黑星被一个曾在童年时期见过昆士兰黑星原石的神秘年轻人购买,此后,又数易其主,2008年出现在交易场上时,估值已超过8800万美金。
星光宝石中,昆士兰黑星的经历并非个例,相对而言,德隆星光红宝石的经历也许更能代表星光宝石的普遍经历。德隆星光红宝石出身名门,20世纪30年代,马丁·里奥·埃尔曼在“红宝石之乡”缅甸发现了这枚重达100.32克拉的硕大红星宝石,伊迪丝·哈金·德隆夫人对此宝石一见倾心,以21400美元的高价购买了这颗宝石,并以自己的名字“德隆”冠名此宝石,从此这颗红星宝石以“德隆”之名广为人知。
1937年,德隆夫人将这颗红色星光宝石捐赠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安稳度过27年之后,德隆星光红宝石被臭名昭著的珠宝大盗杰克·罗兰·墨菲盗走,人们几经周折、花费数月,才在一个偏僻的电话亭中找到了德隆星光宝石。
值得一提的是,在寻找德隆星光宝石的过程中,人们还意外找到了德隆星光宝石的难兄难弟,同被盗走的星光红宝石印度之星和午夜之星。某种意义上,星光宝石,这种财富与魅力的化身总与盗贼们有扯不断的纠葛,这也许解释了为何大部分的星光宝石总是选择博物馆作为它们的最终归宿:毕竟家族总会衰落,失去护卫它们的力量,而博物馆却长存,时刻等待宝石们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