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尤其在职场中。当接手一件看似很紧急的任务,或者面对一件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时,我的肾上腺素就容易飙升。
焦虑容易让我短路,大脑中好似万马奔腾,但却千头万绪地找不到“着手点”。
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临危不惧”的伙伴们,在我看来无论多紧急多艰巨的任务,他们都能浅笑轻盈、镇定自若地接下来;回到自己工位上时,依然能谈笑风生,仿佛那棘手的事儿根本不存在。
“看来你已经胸有成足,十拿九稳。”有次出了领导办公室后,我忍不住对接到同任务,但却比我淡定上百倍的A说。
“不,我现在也还没想好怎么做。”
“那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呢?”
“哦,着不着急,任务都在那儿。”她笑着拍拍我,给我一个安慰的眼神。
当然,她那安慰的眼神并不能完全平复我焦躁的心情……
不过,不论是焦虑的我,还是淡定的她,我们每次完成任务的时间都差不多,所以,“着急”并没有加快我的“步伐”,“慢慢来”也没有拖她的“后腿”。
尽管每次都知道,焦虑并不会对工作的进度或质量产生什么帮助,但是,每次遇到类似的场景,这种情绪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来找我。
职场焦虑,有时来自于对能力的不自信
有个学心理学的朋友对我说,我这种情况,属于“安全感”不够。
我不明白,啥意识?
她说:“你焦虑,还不是因为你怕自己做不好?”
我说:“是啊,但这和安全感有什么关系呢?”
她问:“如果真没达到要求,会有什么后果?”
我想了想说:“最严重的后果是丢饭碗,当然大多情况还不至于这样。”
“好,假使你真的丢了饭碗,我立马为你提供一份月薪是这里两倍,但工作量是这里一半的工作,你的心情会怎样?”她又问。
“哦,那我淡定了,因为心里有底了。”我答道。
“哈哈,这不就得了。”她笑起来。
但我却笑不起来,因为我意识到她说的“安全感不够”指的是我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包括是否能够胜任的能力,以及是否能为自己做其他选择的能力。
因为没有这份自信,所以面对“未知”,面对缺乏掌控感的任务,内心因安全感被打破而焦虑。
仔细回想起来,确也发现,自己在面对得心应手的任务时,即便紧急,也能镇定自若,因为有掌控感。内心踏实时,是不会焦虑的。
所以,要克服职场焦虑,最首要的一点,还是要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当你深感自己的能力和任务能够匹配时,内心就会多一份笃定,少一分焦虑。
当然,道理都懂,可真要做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当你接到任务时,发现自己现有的能力还不能与之匹配时,怎么办?
转换视角,从焦虑中看到能力的提升点
“换个角度看问题。”做了多年职场培训的兰心说,“凡事都有AB两面,当你看到事物的负面时,想想它的正面是什么。”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一件让我感受“糟糕”的事情,怎么还会有它的正面呢?
但后来的一件事,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由我们的视角决定的。
那是我第一次主讲大型教养沙龙,来参加的还都是教育行业的一些前辈,在接到任务时,临举办时间不到3天,一想到面对的是比自己还要资深的专业人士,并且手头还一点都没有准备时,顿感心乱如麻,不知从何下手。
带我的导师说:“当你对一项任务感到焦虑时,先畅想一下成功后的画面,想象一下如果你成功了,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
对我的好处?我仔细想了想,然后拿笔做了个罗列:1.如果真能做成了,那当然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和提升;2.也是一次自我展示、扩大个人品牌影响力的机会;3.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很好的实战,不论效果如何,都能从中收获到很多经验,是向“优秀讲师”进阶的一个步骤。
当我想到这些时,心情立马变得有些不一样了,竟有些隐隐地兴奋起来,思路也渐渐清晰了,开始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然后再安排到每天的工作日程里。
而在每天每个小目标逐个攻破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淡定、从容。
那天的沙龙,后来的效果超出预期,全员打出了满分的好成绩。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虽然碰到新挑战的时候我依然会紧张,甚至焦虑,但我已渐渐能与她友好相处。
因为焦虑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坏事,她常常预示着一种危机,让我们引起警觉,告诉我们需要对现状做出调整或改变。
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警觉之后,我们的心态和视角,是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还是只有消极的一面?因为不同的视角会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而我们眼里的不同世界,会指引我们走向不同的道路,得到不一样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