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体放松的启示
1、观察过自己在竞技游戏中的聚精会神,头微微前倾,脖颈硬直,身体明显有种蓄势待发,当时的肌肉不是松弛,全都有些紧绷;
2、也回顾过肩酸、腰疼的状态,那时的肌肉在刻意保持某种姿势,使用着不明显的内劲,也属于紧张状态;
3、从那些之后,就总注意身体是否放松,肌肉是否持续紧张。身体松弛的状态,大大改善了肌肉的各种疲劳酸痛;
4、喜欢冥想时的快乐和轻松,因为最开始是使用正念冥想,不追逐念头,只给每个念头贴标签,那种“不在乎”跳出了聚精会神,内心并不紧绷;
5、下一步行动:
(1)举一反三:身心即为一体,那刻意寻找身体的松弛能避免肌肉紧张带来的痛苦,也应刻意寻找心灵的松弛感;
(2)当感觉到心神紧张和不宁,除了投入无暇顾及的忙碌逃避外,还可以选择先慢下来、静下来,让内心松弛下来;
(3)某一事物人占据内心,引起内心紧绷,情绪波动起伏,要刻意尝试“放下”,这会卸下内劲重新回到松弛状态;
(4)除了思考冥想外,还要继续保持正念冥想的练习,这是内心放松的最佳工具;
【二】艺术性的“理性、客观”
1、罗斯林的《事实》着重推崇人们要以数据为基础,避免情绪化决策,从而摆脱非理性困扰,做到理性和客观地看待世界;
2、但思前想后,纯粹的理性和客观并不绝对存在。首先其一,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完全,世界有复杂多变和随机的各种可能,所得到的结论也同样复杂和随机,说明当前的数据根本不够“理性和客观”;
3、再者其二,由数据指导的结论并非百分百确定,仍然要服从概率,且跳不出黑天鹅事件的干扰,则推论结果是客观事实打折后的产物;
4、认同书中的观点有道理,但又不是绝对有理,何况有的事是明知很艰难,但必须去做的选择,这些决策具有更长远的意义,在当下甚至看不到赢的可能;
5、下一步行动:
(1)大部分决策都肯定要依据数据基础,且理性、客观也应该是常态;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重大且长远意义的决策,也要尝试跳出“当前的理性和客观”,不然则无法开启“使命任务”;
(3)不要迷信所有的理性、客观,也不要追求机器一样的执行,人类的情绪和艺术感具有创造性,持久战也并非是不可能;
【三】停下来留白
1、早年收到一个忠告,说生活不应是一直向前跑,要多给自己留白;
2、那时年少不懂,只知是劝自己不要总是埋头工作,应该多一些有娱乐和休闲的选择;
3、现在越来越习惯孤独,把很多兴趣都收藏了起来,时间只用来自己折腾;
4、夏天太久没出汗,忽然心血来潮到附近的公园走了走,晒晒久违的太阳;
5、当天花板变成了蓝青色的天空,周围都是轻松悠闲,人们不是浪费时间的就那么坐着,发现一切都慢了下来,自己第一次看见了“留白”;
6、下一步行动:
(1)发呆也是留白,放下忙碌都是留白,不再用反差巨大来定义“留白”;
(2)留白是给生活一个停顿,应像字面形容的那样,给忙碌插上一个空格,这反而更显得有生机;
(3)隔几天就应去公园走走,不思考清单、不挂念工作,就只走走和看看,只为了花掉半小时;
(4)另外,自己更多的是需要大脑中的留白,纠正低效忙碌的堆时间策略;
【四】相关心流
1、自从听说过“觉知”后,才有意识地向内观察,也才正视自己的注意力和聚焦点;
2、利用觉知能回顾并确定心流经历,也发现电子游戏是最快最直接进入心流的一种,然后还有琢磨事情,以及K线图表复盘;
3、现在又发现一种方式,就是沉浸式打扫卫生,自己会很仔细和用心,还会考虑细微之处。因为不做家务,发现得确实有些晚了;
4、心流是种自然产生的状态,只要能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当前的事情,就容易有这种体验;
5、下一步行动:
(1)借鉴快速进入心流的事项,一定是注意力和能力匹配时出现,这可以用来分析无法进入心流的事情;
(2)在一些需要进入心流创造力的任务中,如果无法达到预期,则应觉知当前的干扰因素,注意力是否卡在某个环节;
(3)当前任务的难度如果超过自身的技能水平,也难以达到心流状态,可以通过这条标准检视和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