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是这家餐厅的老板。
开始营运时业绩很低很低,每位员工都得站上第1线服务顾客。
那时候餐厅聘请了一位,大家都觉得服务态度不太好的年轻人,叫华克力。
罗德心想:「他并非态度不好,只是沟通技巧和举止行为上有些笨拙,我相信我们至少可以教他做出像样一点的服务。」
在餐厅的外卖区,员工可以透过广播系统和顾客对谈,双方都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和回答。
伊罗德的经验外卖区可以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透过冷冰冰的金属广播器服务人员~
他可以传达给顾客温暖的声音,
也可以传达给顾客毫无感情的声音。

他可以只是被动的接受顾客点餐;
也可以进一步咨询顾客,是否还需要其他服务;
他可以只回应顾客的订货,
也可以额外加说一些笑话来取悦顾客,消除顾客等候的不耐。
他怎么做,没有一定的准则,也无法强制执行,
但结果对于顾客的感受,
对企业的业绩,
绝对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位于广播系统附近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听得到透过播音对话双方的交谈;因此,罗德认为外卖区适合作为训练华克力的一个起点,他很容易掌握的华克力跟顾客互动交谈的状况,从而了解他学习的成效如何。
于是,罗德带着华克力,在外卖区亲自为他示范过数次和点餐顾客的对谈,并且陪同他试着操作,随机教育了一整天之后,退到幕后。
接下来的几天,罗德一边打理着餐厅管理事务,一边间歇着;经过外卖区附近时也竖起耳朵听听,看透过播音系统传出来的对话。
这时候,来了一位顾客。
是个满头大汗口渴的建筑工人,他只想要买一大杯饮料。
见到顾客,华克力问候:
「早安,我可以为您服务吗?」
顾客回:「我要一杯大可乐。」
华克力:「要不要加一份热腾腾的薯条?」
顾客显得有点意外,但随即点头表示同意。

面带笑容的顾客,让华克力受到了鼓励,再开口问:
「要不要加两块炸鸡配成一份套餐,可以享受比较便宜的价格?」
华克力边说边点头,顾客受到他的暗示影响,也跟着点头了。
于是,这笔原本只有一杯可乐的交易,变成了一份套餐的交易营业额增加了好几倍。
所有的服务流程,它
一定都有一套标准的SOP。
服务员提供服务,若只是依样走流程,那跟机器生产线没有两样。
生产线流程跟服务流程的差异,就是人跟机器的差异;这个差异最大的关键,就是被服务的「体验感」。
身为老板或高级主管,你背负着提供并教育部属,最清晰、明确的服务标准职责。但
如果你不满意部属对顾客的服务,
只有一个方法,亲自洗手做羹汤,示范给部属看,让他们一样画葫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