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某天,我接触到一个词:“网络生命体”。看到这个概念的那一瞬间,我便感觉科幻与现实的边界模糊了。
按照这个词的发明者核聚解释:互联网的本质是生存空间,生命空间。对于生活于现代的人,只有一个真正的现实主题:构建自己的网络生命体,并让自己的整个生命体活的更好。我们日常所有活动,当然重要,而网络生命体能让一个人的能量升级,丰富度升级,为生活打开无限纬度,降低解决现实问题的成本,开拓生命新的可能性,呈现新的生活状态。构建网络生命体,在本质上是生命升级[1]。
所以,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的迁移,仅仅是发生在科幻小说中的故事吗?不是。当我们被互联网包围、并逐渐融入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在互联网中的硅基生命已经诞生了。
问问你自己:每天有多少时间花在网上?你的精力,你的能量,你的注意力,有多大比例已经从现实的生命中转移到网络生命体上了?
从某个程度上说,你可能更喜欢这个网络生命体,因为ta比现实的你更高效更快捷,甚至,更“完美”。就像是我们拍照喜欢用美图一样,我们呈现在网络中的那个自己似乎不那么“真实”或者全面:朋友圈里的摆拍其实费了很多心思,博客上的诗和远方掩盖了生活的苟且……
当然,追求美是正常天性,这种不真实还是让人可以接受的。
然而,当涉及到安全问题时,这种不真实就有可能成为作恶者的面具。
比如,冒名诈骗,谣言,侵权……这些互联网暗黑能量也在不断腐蚀着我们的网络空间,威胁着网络生命体的生存质量。
所幸,我们遇到区块链技术。它不可篡改和透明的特性,使其能够在虚拟网络中发挥优势,来更好的保障“网络生命体”的“权益”。
PRESS.one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
起初,PRESS.one定位比较普通:以内容分发为主。稍作了解,你会发现,区块链进行内容分发的项目挺多:decent,primas,iveryone,yoyow,po.et……所以,PRESS.one似乎“泯然众人矣”。
但是,当PPRESS one项目方宣布“下沉一层”,将内容分发转为确权和分发的类协议时,这个项目的作用和格局就大很多。
正如西乔的“漫画版白皮书”你该如何证明你是你”[2]中说的那样,pressone可以作为一个靠谱的第三方,利用区块链技术生成数字签名,让你方便快捷的向其他网络生命体证明:我就是我,还是那丛不一样的烟火。
没人再能冒用你来发表言论,没人再能盗版你的内容,没人再要求你出示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证明来进行“背书”,因为,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你“签名”过的作品——不管是微博上的一句话,还是facebook中的一张图,抑或是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只要是你想让大家知道的内容,你就可以用pressone的签名技术为它们盖上你的专属戳)——被人追踪到:哦,这个内容果然/居然/竟然(选用那个词,取决于你想让别人看到你的那哪一面哈哈)是你发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觉得pressone对作为网络生命体的那个“你”很重要了对不对?
如果这个“确权结果”仅仅是限于这种内容分发中仿盗版、篡改等作用,那它还不是我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因为,当我们稍微开一下脑洞,也许结果会让我们大开眼界……我姑且用自己有限的想象力,来举个例子。
熟悉大神雷·达里奥的朋友可能知道他对桥水基金的管理方法:桥水用的制度是“创见上的贤人政治”(idea meritocracy)。用雷·达里奥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就是将一帮冰雪聪明、独立思考的 人拉拢起来让他们互相不同意,搞出各种创见,然后最后通过靠谱度加权( believability-weighted)的方式进行表决。追求的是“极端真相”(radical truth)和“极端透明”(radical transparency)。
靠谱度加权,简单点说就是你这个人如果靠谱,那么你说的话你的意见分量就重一点;如果你这人不靠谱,那就人飘言轻。你会说这看起来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但是人类历史上其实很少实践这个理念,因为要执行很困难。
桥水就把现实中的人给彻底数据化了。
具体执行方法如下:
1. 通过一个叫Dots app,你可以看到每个人对应的特质,并为其打分。
(Dots是Bridgewater专门自己开发的一个安装在iPad上面的实时反馈工具。比如说,你在跟一群人开会,你问了个问题,有人觉得你的问题很Low,他就可以实时给你在“high-levelthinking”这一项上打个3分(满分10分),还可以附带说一句:你刚才问的问题太Low。Dots这个工具可以收集你身边所有人对你各个维度的评价然后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这个评价。这个工具是为了收集所有的数据点,再合成为一个关于你的画像。)
2. 我们能看到不同人对于某个人的表现其实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我们要接受这种主观性,并相信大数据以及crowdsourcing(众包)的力量。
3. 所有人彼此间的互评会形成一张数据网。
4.最后所有的这些数据进入算法,总结出每个人的靠谱度,形成一张计算机看到的“你的脸”。[3]
当然,桥水的开脑洞管理方式是值得称奇的。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pressone就可以为类似Dots的应用提供这样一个底层数据库:从你确权的内容,可以直接观察或者间接推演出你这人有多靠谱(类似支付宝的芝麻评分)。
如果这个假设成真,那用处可就大了---用“赶X网”的广告词来诠释一下---找房子,找工作,找装修,找保姆,招宠物,买卖二手货......似乎都能用得着。那么,到时候pressone的用户群体就不仅仅限于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内容创作者和传播者了,可能现在我们所说的猎头啊、黄牛啊等等,都会成为内容“消费者”。
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那么,彼时,与之相关的应用以及随之构建的生态该是怎样的多姿多彩。
也许你会说:如果我们把不想让人知道的内容隐藏,选择不公开呢?那么,这个“靠谱度”不就不准确了吗?是的,我们通过确权内容能推测的是你“网络生命体”某一刻的靠谱度。也就是说,当真实世界中的你,决定在与网络有连接的事件中作恶前的那一刻,这个靠谱度还是准的。
打个简单的比方:经过确权后的你看起来信用度很高,所以有人决定与你进行基于网络的二手货交易。如果你在交易中失信,那么对方对你的评价就会被永久且不可篡改的记录在区块链中。你以前苦心经营的“完美”的你,就此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名誉扫地。
如此一来,你作恶的成本是不是变得非常高?这种情况下,网络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一些。
当然,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笑我:你就在这里YY吧。
为什么不呢?正如《疯狂的天才》中说的那样:“创业是一门艺术,因为我们创造的实体前所未有。”[4] 所以,像个艺术者那样天马行空的思考,也许真的会在区块链的创业之潮中有所收获呢。
参考文献:
[1]核聚:构建网络生命体,实现生命升级http://mp.weixin.qq.com/s/1h_0kjDRdHwx6K83VP4TBQ
[2]西乔:你该如何证明你是你https://mp.weixin.qq.com/s/f9I7d2mGKyWLstp-WOYPE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3]陈达:「桥水」是一家怎样的机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593078/answer/234990953
[4]兰迪·盖奇 著 王吉美 赵然 译,疯狂的天才:创业者必成指南,中信出版社,2017年2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