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写结局不太完满的故事,故事里总是带着或深或浅的忧伤。自己其实也知道,总是沉浸在这类的文字中,于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只是,或许潜意识中的心情底色就是以淡淡的忧伤做为主旋律的,只要一动笔写故事,就不自觉的就会渡上忧伤的色彩。
所以,想要写出不忧伤的故事,首先就是要改变潜意识中忧伤的底色,换上快乐的底色。什么是快乐?怎样寻找快乐呢?
对于什么是快乐,《哲学的慰藉》里,伊壁鸠鲁说快乐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物质带来的快乐天花板很低,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后,物质上的欲望将无法再让快乐的水平增加,而精神层面上的快乐,则可以无上限。
哲学家的想法,很有道理里,却是太高大上了一点,看完之后,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当然,也可能是我还没有达到物质能带来快乐的那个天花板,境界还没达到的缘故。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获得快乐呢?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书里说,首先在面对烦恼时,“反应”之前,先“理解”。意思就是,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对于让我们烦恼的事产生的心灵反应。
人生真正的烦恼,其实是来自于总感觉对于现状的不满意,总觉得维持现状会出现问题,而我们要在心灵对这些事做出带来烦恼的反应之前,先理解带来烦恼的根源,进而才能正确地思考,并找到解决让自己烦恼的问题的方法,把问题解决了,自然就能获得快乐。
其次是关于欲望。过度的欲望会让人被欲望驱使,从而感到不快乐,但合理的欲望,比如有想要尝试和挑战的事物,可以大胆的去追求,只要这个欲望而给你带来积极主动的动力,而实现目标之后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就行。
如果能把欲望转化为促使自己前时的能量,并不会给自己还来“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这样的欲望就值得去追求。说得通俗一点,其实就是有喜欢的事就去做,而当喜欢的事情,变成了一种负担,让自己感受到不快乐时,就要试着去放下了。
最后,是用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状态当中,用心地投入进去,保持这样的“用心”状态,才能让你不觉得无聊,让心灵一直处于“保鲜”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可以增加快乐。
除此之外,生活中,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并远离让自己烦恼的人,积极地度过每一个今天,这样就能让自己离不快乐更远一点,离快乐更近一些。
归根结底,想要快乐,还是要让自己从思想上先转变过来,并在平常的生活中,将所有的快乐瞬间累积,由量变达到质变,终有一天会让快乐代替忧伤,成为潜意识中的人生底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52375/3b1a3578a0b74de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