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了4个月之后,我方决定和甲方解除合作关系。在这4个月的相互磨合中,我参与其中,想说说我的个人见解。
关于品牌建立
品牌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一步是定位。定位之前应该尽可能的市场调研,调研得出的结论有:
我能解决消费者的什么需求;
我的产品的受众是谁,这个人群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个人群,什么方式推广最容易;
我的产品的价格应该在哪个区间;
这个需求目前是否有其他品牌正在做或者已经实现;
如果有,我应该如何突出我的独特优势,如果没有,我应该如何普及我的信息;
第二步是宣传。首先要明确不同时间段里宣传的侧重点,即目的。在不同时间段做的宣传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定制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渠道。比如最近研制了新品,可以开一个新品发布会。
第三步是维护。品牌的售后服务在这个以用户为本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在消费者心中,高价意味着高品质高服务,如果这两者之间出现偏差,那么会威胁品牌的口碑,从而阻碍品牌的建设与进步。
勇于表达关于“甲方是爸爸”的悖论
别逗了,你哪有那么多的爸爸,他们没有给你遗传物质。
在甲乙双方的合作关系中,首先,我们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甲乙双方为什么会达成合作?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就应该明白:在双方合作时,两者应该是独立平等的个体,而不是乙方服从甲方。
或许有人会说,甲方对乙方是支付金钱的,有绝对的话语权!那么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甲乙双方为什么会达成合作?甲方认为乙方具有专业能力,所以委托乙方。若是甲方想要绝对的话语权,那不需要找乙方,可以雇佣。
“甲方是爸爸”这句流传已久的话不知是乙方的随便吐槽还是甲方的蓄谋已久。就我个人认为,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大概是没有做好自己的定位。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我首先是个独立存在的人,然后再是其他角色。
敢于说不关于分手之后的破事
分手之后最好的状态就是不撕逼、不打扰、不诋毁,用在合作关系中同样合适。
分手之后见人品,同样适用于甲乙双方。合作关系结束意味着钱货两清,各走各的阳关道。
当结算演变成催债的地步,可窥见甲方的气度一般,在承诺之后找借口拖延,一点也见不到要做品牌的人的风气。
当沟通变成我方单方面询问和汇报,可窥见甲方的格局一般。不及时沟通,出问题了不亡羊补牢,甚至推卸责任试图甩锅,对于这样的甲方,就我个人觉得可能需要回炉重造一下。
止于了解以上几点拙见是这4个多月来的切身感受之后的产物。我们是乙方,我们有说“不”的权利,也有“反抗”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