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随时随地可能都会让父母发出各种“挑战”。所以父母需要跟孩子一起化解这些问题,与孩子一起沟通解决。前面几篇文章讲到了与孩子沟通时表达接纳非常重要,而在跟孩子沟通时,表达接纳的最有效的沟通方法就是积极倾听。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积极倾听很重要,但是怎样让积极倾听真正的发挥作用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孩子拥有问题时才能用。
前面讲了正行为窗口分了“孩子拥有问题”和“父母拥有问题”。孩子拥有的问题,父母不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负责,就是说父母并不承担自己解决孩子问题的责任,所以需要使用积极沟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对于父母拥有问题时,积极倾听方法并不好用。
比如,对于我三岁的女儿,曾经她拥的问题的情况有如下这些:
睡觉前,她不愿意去刷牙洗脸,总是磨磨蹭蹭或者哭闹
昨天晚上,让我画小熊,但是他觉得画的不好而自己着急
有时她不愿意吃饭人多的时候,她会有些害怕
有时候她觉得有点无聊,不知道玩什么
有时她会不想去上幼儿园有时她会睡不着觉哭闹
这些场景时,我应该先进行积极倾听,感受她的感受。而不着急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以威胁、强制的手段来和她沟通。
其次,不是一定要等问题严重时才用,在日常与孩子相处中就可以使用。
在P.E.T效能训练的书中,有的孩子有很严重的问题,比如:睡觉问题严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等到问题很严重了才开始用积极倾听。孩子向父母随时都在发送各种信息,对于低龄孩子,这种情况更比较多。
昨天我和女儿便进行了一次这样的对话。
妈妈:该要睡觉时间了,要去洗漱了
小芒果:我不想洗漱,再玩一会吧,妈妈 (带着哭闹的情绪)
妈妈:你还没玩够,还不想睡觉是吧
小芒果:是的,妈妈,我还想玩一会,说着拿起一本书
妈妈:到九点了 (这时我有点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芒果:妈妈,你去卫生间接着水等我,接好了我就来 (转机)
我到了卫生间,接好了水,她说等看完了就来,过一会就很高兴的来了
对于洗漱问题,每天都头疼,之前都是强制、威胁去洗漱,但是没想到应用这个方法后,昨天真的发生了改变,她主动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所以,日常生活中,运用积极倾听能帮父母的大忙。
再次,使用积极倾听需要注意的几个误区。
1.通过“指导”来操纵孩子
刚开始时积极倾听,但中间很快就掺杂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被孩子识破(感受到父母正视图对他做什么,这种间接的控制令他感到害怕,她的独立性收到了威胁),结果沟通失败
2.打开沟通之门,然后再“砰”的把它关上
积极倾听没有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没有完全听完孩子的话,就自己中断了沟通之门。
3."鹦鹉学舌”的父母
只是重复孩子的话,而不是进行解码。因为孩子的话只是她的“特殊编码”,是传达情绪的工具。父母需要去解码,而不是重复
4.缺乏共情的倾听
对孩子的信息的反馈里没有包含涉及情绪的内容。
5.在错误的时间使用积极倾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