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时间有点紧,晚饭后我在想要写什么,最终决定,就总结一下之前的读书笔记吧。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这本书我读完有一年了。笔记一直躺在待写清单,今天翻到,正好总结一下。
读书还是要重视起来。总结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希望可以温故而知新。
大学时,我对金融学和心理学很感兴趣,奈何那时忙着其它事情,并没有读太多相关书籍。最近几年才开始比较系统学习这两类科目。
金融学很重要,学好金融知识,可以很好地理财,从而赚到额外收入。
心理学也很重要,学好心理学,可以摆正心态,关键时候可以解决大事。
可以说,如何正确面对人生中诸多关键时刻,都和一个人的心理有关。心态好,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回顾过往,我就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痛苦,其中大多是因为心理素质不行造成的。
前两年,在我最难受的时候,我甚至花钱请教心理咨询师,花了一些钱。当时就感觉,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真赚钱。为了花出去的钱,我也要好好学习心理学。
这两三年来,上班路上我听完了一个武志红的得到心理学专栏,业余时间,读了几本他的书,现在对心理学稍微有些了解。个人觉得,武志红的课程和书籍,很适合新手入门。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这本书,里面写了不少案例,讲解浅显易懂,值得一读。
心理学非常实用。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会受益终身。
我们知道,原生家庭对人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性格,很大原因是童年经历造成的。
在和谐、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身心都会更健康。而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很大可能会有各种心理疾病。
不过即使心理有问题也没关系。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而不自知。面对问题,很多时候,不妨对自己说一句:“我是个病人。”
我们遇到问题,会感到痛苦。有时甚至痛不欲生。然而要知道,告别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直面痛苦,我们不能指望用其他任何办法告别这个痛苦。
一粒沙,进入贝的身体,最后化为珍珠。痛苦对于我们,也可以有类似的含义。
人生太苦的人,经常会发展出一些病态的自我保护方式。这些方式,虽然限制了他们,损害了他们的现实感知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病态的自我保护方式,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心理防御行为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逃避真实,例如,否定真实的心理感受,歪曲造成痛苦的客观事件等。心理应付方式往往会收到暂时的效果,就像一个人遇到问题去买酒求醉,从而把问题“忘掉”一样。但是,问题的根子还在那里,会在日后产生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一个人可以很执着,可以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事业,不管那个事业是否被社会认可。但是,他必须有好的亲密关系,否则他有很大的可能会疯狂。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没有关系,尤其是没有亲密关系,一个人的内心一定会出现问题。譬如凡·高,他是绘画天才,但没有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他疯了;再如尼采,他是哲学天才,但他最爱的莎乐美不爱他,他陷入孤独,最后也疯了,说“我是太阳”,那是绝对的自恋,也是绝对的疯狂。
或许,许多人都是孤岛一般,只能用脑袋和语言与别人建立一些可怜的链接,而感觉和情感,或者简单说是心,是关闭着的。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处在孤岛,则要努力走出来。比如,与父母搞好关系,与爱人搞好关系,与孩子搞好关系,与兄弟姐妹们搞好关系,与亲朋搞好关系,然后让内心与他人建立情感链接。
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爱人、爱自己。
心理学让人明白,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爱的匮乏。。
心理学上有一对术语:生能量和死能量。这对术语可以很直观地去理解,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力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
愿我们都能更好地利用心理学,创造与运用更多的正能量。
如果你总是心里有事、不快乐,这本书推荐给你。
2021.07.05 夜
上海 二联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