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
一
3.8号,一个小男孩想要为妈妈做点事情,他很欣喜地准备了一个故事讲给妈妈听,但是妈妈却忙着玩手机。
然后小男孩主动给妈妈捶捶背,妈妈脸上疲惫的神情才平和了些,但是还在玩手机。
过了一会男孩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吧。” 小男孩一直期待妈妈可以感受到他的用心,能得妈妈的关注和赞扬。
结果,妈妈很严肃地告诉男孩:“下次再用点力气就好了,赶紧去写日记!”
最后,小男孩写了一篇悲伤的日记。
如果这件事在一生里重复发生,那么小男孩受到的将是N次方的伤害。
二
一个很成功的年轻小伙子,患有很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他总是很在意和别人的聊天,是否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他一直认为,只有当别人哈哈大笑时,他才能确定自己的的话很有趣。
三十岁的成功男士,向一个心理咨询朋友询问,他害怕社交的心理根源。他的朋友询问青年人的的家庭环境。男士很自豪的地说自己的家庭很好,他和妈妈的关系很好。在这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几乎每一天,晚上7:00-9:00,他和妈妈会进行长达三小时的对话。
朋友询问男士,每天和妈妈聊什么有趣的内容,以至于可以坚持这么多年?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片段能让男士印象深刻?
思考了十秒钟之后,男士傻住了,他只记得他和妈妈呈九十度角坐着,彼此看不见对方的正脸。至于聊天的内容,居然一丁点他都想不起来。
眼睛里全是爱,三十年可以打动一个人。
眼里没有关注,三十年也足够毁掉一个人。
三
025|小榛子shelly|为什么伤害孩子的总是妈妈?我的孩子,最近向我展示她的新衣服时,想要跟我分享她的蛋糕时,她特别喜欢先说“妈妈,你看,你快看。” 没有人教会她说话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出于渴望被关注的本能她却这么做了。
我们虽然已经长大,但是在期待回应这件事上,和小孩并没什么区别,我们渴望被回应,7秒内收到回应,便是开心;如果没有,便是失望和沮丧。
我们学会了有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能不要麻烦别人最好;我们习惯了不期待回应,因为真的怕没有回应。
如果把你关在一个黑屋子里,静静地等待,任凭你大声喊叫,就是没有人回应。 只要有一个人说话了,只要TA回应了,TA于你便是一道光,便是生的希望。
越是不被看见的灵魂,越是需要及时回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