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艺术探究
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作者: 韩军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19:59 被阅读126次

    点击链接加入群【韓軍在綫五群】

    欢迎加入韓軍在綫五群,群号码:614121044

    韩军《背影》上课视频录像

    《语文教育界一场无知无畏的“闹剧”和“笑话”》

    《韩军解读〈背影〉 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两位中学教师点评李华平〈背影〉课》

    《 潘新和教授告诫:李华平不诚心做人、不专心治学,专走歪道》

    《〈背影〉讨论文章汇集》

    《韩军〈背影〉课扣住语文要素下工夫》

    2017年,韩军在线,学术讲座,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名家云集。这些令人尊敬的专家,有著名特级教师,有全人教育奖获得者,有华人领读者大奖获得者,有教授、诗人、作家,有卓有成就的青年名师,(排名不分先后),荣维东(重庆),余党绪(上海),朱震国(上海),樊阳(上海),连中国(北京),李晓迎(香港),熊芳芳(深圳),李祖文(深圳),孙双金(江苏),刘恩樵(江苏),王开东(江苏),史金霞(江苏),洪劬颉(江苏),马玲(山西),汪洋(广东),方东流(重庆),江平(浙江),边建松(浙江),翟晓周(四川)

    韩军在线第二场讲座实录

    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讲座人   霍军   特级教师

    2016年11月22日20点  于“韩军在线”

    (粘贴未整理)

    我是霍军。 霍乱的霍,霍军的军。这儿抱歉,还用了行吟这个雅名。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语文读写一体的事儿。我不能保证自己的话对大家有启发。但可以说明我收到韩军老师的激扬,想要做个更好一点的语文老师。

    我讨厌这样的教育。

    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我想永远保持这个姿态

    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教师不该这个样子过一辈子

    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首先说,我们为什么提出“读写一体”。乃是因为如今我们的写作教学,是与阅读教学割裂的。正如教育与生活割裂一样。 我们看到,生产牛奶的有些人,心里边根本没想过那牛奶是自己给孩子喝的,所以才添加三聚氰胺给它美白。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发挥这个意思,说学校即社会。都在努力融合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写作与阅读的关系似乎也是这样——我们现今一直说听说读写,实践中将这四样儿当成不同的训练体系。这就是割裂。 今天读是读,写是写。各自训练,各走各道,了不相关。 当代读写割裂的语文教学现状: 第一,教阅读与作文训练是两个教学系统。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今天很多教师并不看重教材中专门开辟的写作训练单元内容,甚至在实践中忽略不计。因为这些内容与阅读教学是隔绝的。可见阅读的文本本身即含有教写的内容,是写作的最好资源。苏教版做得较好,合理。 很明显,人教版遵行的编写策略是读写各自分立的。 第二,教师们作文训练出题带有随意性。并不形成一个系统。 第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虽有联系,但若即若离,没有明确固定联系——系统性联系:怎样让经典选文与写作的训练步骤有机联系?没考虑。内在联系——经典文本教学什么?与写作的关系是什么?很少考虑,随意考虑,缺少深层思考。 也许我们应该思考这样几个概念: 可能存在的几个概念: 教读——教考——教写——教生活与创造 这些概念先提出来,回头我们慢慢儿了解。 我们先来谈谈阅读教学的工具化的问题。 是的,今天我们真正“以文会友”。哈哈。

    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韩军在线,语文教师的成长学院。”

    “韩军在线”是中国网络最早的BBS之一。更是中国最早的教育BBS之一,诞生于1999年。绝对是中国最早的语文教育BBS,没有之一。今天活跃在中国语文教育第一线的不少特级教师,当年都曾经是活跃在“韩军在线”的重要干将,可以说,“韩军在线”促进了这些年轻教师向特级教师的成长。“韩军在线”中间中断十年左右,2016年11月11日起,在QQ群恢复。期待更多的21世纪青年教师,在“韩军在线”成长起来。

    首先说说这个—— (一)倾向——教读: 李老师说得对。但问题不全在语言训练。而在于教考成了教读的主体。 在应试思维中,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和资讯,或者消磨时间获得愉悦。文本或者教材,或者说经典选文,只是我们消费的对象——从中获取资讯,从中寻找政治的或者历史文化军事经济科学的内容。 这是占有式的阅读,而忽略体验。 重知识而轻生命感悟。 重实用而轻视审美。 2、教读变成了教考:高考阅读训练,旨在让学生获得做题技巧,而不是愉悦精神,滋养精神世界。 中考其实一样。 我有个朋友,一个语文老师,他借我的读苏东坡传,上面留着哪一段可以成为阅读题的痕迹。 他阅读是为了找阅读题目材料。 经典文本成为阅读材料,意味着为什么? 有人批评叶圣陶先生的此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想想看,把经典文本当成了一个范本材料,阅读就被被工具化。 阅读的东西——书籍,变成了获取功利的工具,成了生存的工具,也自然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必然会异化人。 如同当年资本家强迫工人适应的机器。 阅读因此外在于学生的精神,只跟他的眼前功利挂钩。所谓读书为功名,朝向天子堂。 这是科举思维——读书为做官。 今天是一切读书为升学。 书的葬礼就这样诞生了。 人们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吗? 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压迫自己多年,这口恶气非出不可。 那不是书,是题。 对,那只是书的堕落产物 正因为书变成了这种基因改变的恐龙,它才会反过来吞噬我们的生命,而不是滋养人的精神。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文本的自身价值被完全忽略。 审美价值,味道,品味,趣味,艺术性,观赏性,美的形式,这些都不会在应试训练中谈及。文化价值,人文内涵,作者的精神境界,哪里见得到? 阅读教学培养的是资讯获得者。这与今日人们泡沫化的文化生存方式接轨——获得资讯已变成一个现代人,不落伍,一次必须跟风潮,必须被时代左右和操纵,成为一个赶时髦的消费者。 人人害怕被落下。 对,高考本来是拯救大兵瑞恩的行动,却不想把那大兵推向一场又一场战争。 吉林兄弟说得好——“在我们自己的课中有一些呈现。” 这也许就是拯救之道。 尼采说得好——“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 今天的语文老师自己必须担当。这也是今晚我们要讨论的理由所在。 应试必须进行——人类永远要应试:自然、社会、周围的人、我们自己永远在考验我们。 问题是,今天的语文教育,是助推工具化的思维习惯,还是在应试的同时,把合理的生存态度和思维习惯、健全的人格传递给学生? 尼采的意思是,永远没有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 别指望会有人来改变应试教育,除了语文教师自己的语文课。 所以我们要探讨——既然读写割裂不行,那么,如何让它们成为一体? 所以我们要探讨——既然读写割裂不行,那么,如何让它们成为一体? 人们阅读报纸文件公文甚至微信,而不愿意阅读经典,成为马尔库塞曾经批判过的单面人。 人们的写作也常常是工具化的——除了公文、口号、广告、企划书、心灵鸡汤、流行小说写作,没有跟精神挂钩的写作。写作是一种遮蔽,而不再是精神觉醒和反思的产物。 人们变成焦虑症患者。 这对语文老师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对,张老师。我们的语文课必须面对这个挑战。 写作工具化。学生写作现状。 应试写作对学生整体的精神塑造:应付别人,堆砌,大话,套话,假话。缺少生活气息,缺少自我,缺少当下此刻的生命痕迹。学生在写外在于自己的东西。 绝大多数作文是“杂谈”——胡乱谈。漫谈——说到哪儿算哪儿。 例证类型化,却又进入不了这些例证的深处:以前的居里夫人,后来的丛飞,再后来的苏东坡陶渊明排比,今天的马云和NBA球星。 教育是唤醒,可写作的方式却又让人们麻痹。 潘新和老师了不起,就在于他看到了阅读外在于写作训练的恶果。 第二、读不透,写得浅薄游离,胡拉八扯。    找不到写作材料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找不到类比点,找不到阐发的关键,抓不住材料文本的空当去想象。脱不开材料。 第二、读不透,写得浅薄游离,胡拉八扯。    找不到写作材料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找不到类比点,找不到阐发的关键,抓不住材料文本的空当去想象。脱不开材料。 甚至,在他们笔下,也几乎找不到学过的数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学过的东西的影子。 洪:读写可以结合,但不是非要结合不可—— 洪老师,说的有道理,这儿容我们想点儿办法。 这儿的办法肯定不是一劳永逸的。但是必须想办法。 成吉思汗:只要行,就必到达。哈哈。 包括各门学科教材在内的阅读,都没有让教材本身的“教读”变成“教写”的力助。 我见学生写人们之间的不和谐,但没一个想起来要用牛顿力学定理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物理课上题解的精熟。 科学教育没有变成我们的学校现实,乃是因为我们的学校用几乎百分百的力气在学科学原理,而这些东西却根本没有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资源。 这些来自数理化的科学原理,它们的结局,跟语文经典文本一样。 当阅读的习惯只是为了寻找资讯,只是为了消遣,只是带着这种商业化社会的功利气息,人们不可贯通科学与人生的内在关系。 1、为何读写是一体?一体的意义何在?为什么不可分? 教会阅读就是为了教会写作。这是一个坚定态度。 为明白写作之理而阅读。让阅读通向写作。 科学原理与经典文本一样,既是一种生存产物,又是一种精神现象。 2、基本关系 第一、读写是知行关系 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看来,知而不行意味着未知。行乃是知的必然反应。 这个话题先不展开。 朱熹: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当代诗人于坚:古代作品其实是一种成语,今日人们要在自己的写作中复活他们。 读为了写,写促进读。或者反过来。 教读的目标向着教写,而不是教考。 或者说书生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读写一体。 这是一个“立言者”的姿态。 而立言者,很明显,想要在写作这种行为里唤醒自己。 第二、无写之读是浅薄的,工具化的。 消遣,追求刺激都属于这一类。或者仅仅从读当中获得信息和资料。阅读工具化,实用化。今日应试教育就是如此:读书是获得进身的方式,读书因此变成了做题,谢谢黄教授! 如果读书变成了寻找敲门砖的过程,那么读书人只能变成自己欲望和社会要求的工具。读书不是为了获得智慧的发展,不是寻求真理之旅,因此不需要诠释——将前人的精神营养与自己的精神融汇。也就不需要写作——表达自己的诠释——从阅读中找到阐发自己的道路。 工具无需思想,只需要指令而被动地接受。 古代教学常态,对。 第三、无读之写是无根的。没有对前人的诠释,自己不存在写作的诉求。人不可能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拿起笔来。阅读为写作提供诠释的机会,造就诠释的高度和能力。 读得不好,往往就是因为思得不够。思得不够,就会写得不好。写是对阅读最大的检验,也是对阅读最好的回顾。读的收获唯有写才能够提升到最佳。  我们来寻找一点语言哲学的支撑。 “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那些思者以及那些用词创作的人,是这个家的看家人。”(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32页) 海德格尔这些话都听熟了。 什么意思? 人以语言这种符号方式存在,所以人类精神不朽。 人的存在和生存以符号为依托。 语言必定是人的精神存在的故乡。人们不可失去这个故乡。 工具化的人实际上已经远离故乡在流浪。 德国人文主义大师卡西尔对人的定义是:人是符号动物。 大家想想,很多动物其实已经具备了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是符号化能力,比如说用一个画出来的画面代表某个意思的能力,任何动物都不具备,除了人。 符号乃人性。 本雅明说得更好些:语言是人的思想存在方式。 如果说咱们的思想有一种存在方式,那就是语言了。 孔已离开两千多年,翻开论语,他还在我们眼前。 语言就是这个特性。 我说故我在。 我写,故我在。 我如果仅仅读资讯,读了咨询获得分数,我就丢失了自己——我不在了,功利在。我替功利在打工,苦不堪言。 对,我们这样存活——在自己的言语中。 只有写才能获得这种思想存在。以阅读为消费、以写作为工具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存在吗? 用细节说说语言是一种存在 好的,来个细节——你读过逝去亲人写的信吗? 言犹在耳。那个声音一直在。 美国文艺理论家L.沃特斯说得好:“词语的结构一旦显现,就拥有自己的生命。”“我们与生产着和拥有着自己的生命的词语联结在一起。”(L.沃特斯《语言中的主体与感觉的回归》,选自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版69页) 所谓立言,指的是我们用言语看到了自己。我们在言语中确认自己。 想一想,李白如果不写诗,他是谁? 苏东坡想成为大政治家,可是一再被流放。在流放路上,苏东坡靠什么存在于今天我们的视野中? 张鹏老师用自言自语说这个事儿,最恰切。 张鹏老师用自言自语说这个事儿,最恰切。 这个不朽只关系到一个人自身的存在——言语是自身存在的证明。 (一)读写一体是对工具化阅读写作状况的反抗 让读成为写的一部分,让写成为真正的思考而不仅是功利化的应用。 语文即便承担着培养消费者的职责,培养各行业从业者的任务,也绝不能放弃在语文中成长的人,不能放弃语文的自身价值,也决不能放弃培养精神成长的独立人格的义务。 语文教学目标不是空洞地宣讲一个伟大的真理,并让学生牢记、背熟这一真理,而是要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文本、走进“故事”、走进语言,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去实践。因为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或不能用话语形式恰当地表达他的话语内容时,这话语内容一定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 (二)为教写而教读 这样才能盯住语文目的——怎么写的。怎么写变成了阅读教学的核心——作者怎么发现这个内容的?他怎么看得这么深,这么准,这么精确? 阅读中常见的泛读也许只是消费型阅读,积累性阅读。但是精读是一种教学,这种教学必须指向写作教学——精读教学就是为了教会写作方法。为这个目标备课,阅读教学就会大为改观。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读懂——消费文本,像一般消磨时间的小说读者那样,像数理化教科书的学习者那样。把文本当成资料和信息,而是为了得到文本产生的奥秘,为了能够把握文本的写作方式。也就是发现文本的审美价值。 精读教学以写为目标。研究写法,使得精读教学最具有语文味。或者可以说,过去我们老是担心语文课丧失了语文立场,失掉了语文本位,语文主体,担心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乃是因为我们只是领着学生在消费文本——文本只是我们获得其中讲述的信息和内容的载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系统供我们鉴赏和玩味,解剖和分析,研究以洞察其构成秘密。 读是写的准备,是写作的契机。 诠释的开始是阅读,结束是写作。写作构成新的阅读。在不断地对经典的诠释中,语文获得存在。 以写带读。写作深化阅读成果,写作完成着诠释。 在诠释学或者接受美学的意义上,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也应该以写为旨归。只有写才能让每个解读者的诠释产生意义。 阅读乃是一种理解和诠释。我们在经典诠释中获得精神发育。所以诠释是人类精神成长的基本方式。写作是诠释的表达,是深刻的诠释,是诠释的完成。离开写作诠释就难以与阅读者真正融合。 任何教材都可以是写作的范例,而不是一个阅读的材料——阅读材料都是工具,如同高考模拟试卷上的那些阅读材料。每一篇经典文本教材,都与我们的阅读生命融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毕业后,也许会使用数学和物理技能,但未必能够想起来数学物理课本的章节写法。但他们每个人都会记得一些经典篇目的语文教材,因为那是他们的言语生命的记录。语文教材绝非阅读资料,绝非为了培训做题技巧而存在的考试工具,而是我们诠释的对象。 2、阅读教学力求“有我”,把自我放进去 谭——以写解读,以考解读,以读解读等,都是阅读教学的正脉。唯有当代的中心思想教学法,是新创。 有道理。 以写解读是正途。 我们不再满足一味写阅读心得和感想:浮在表面,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谈。总之是外在于经典文本。 而是要让学生进入和体验,参与和实践,同行和置身:直接让自己进入经典文本的情境,进入那人物关系,参与那些情景中人们的思考和行动,体验想象。 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根本去不了故宫,怎么办? 文字里边的故宫,也是一个精神世界,一个精神可以去探秘的地方。这就是语言的厉害。 如果以行解读,恰恰是忘记了语言的本领——语言其实不是原来那个事物,它独自存在形成一种精神风景。比如故宫。 一个语言的故宫,照样可以游历呀。 对,语文课的一切在语言中展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这个方式是人独有的。 我们在语言中获得精神的立足点。 任何阅读都是语言的探险。 关键是,我们要看经典作家如何探险获得成功。 这里边有着语言的秘密。 如果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发现了世界,那就是语言的唤醒。 主要是,他们在语文课上发现了自身。 比如说,李白说“床前明月光”,他为何不说“窗前明月光”?这里就有奥秘。 这个奥秘就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灵秘境。 朝三暮四,金从字面上就看得到一种对应关系。这就是语言奥秘。 李白写床前,乃是因为他要写一个人想家想得睡不着。 你可以理解为坐具。 但也可以看看今天的古画。 孔雀东南飞,那儿的媒人下床去,坐具,没问题。 好,我继续。 我刚才想说明,任何意象的选择,都带着一种特定的心情。 2、阅读教学力求“有我”,把自我放进去 无意识的意象肯定存在。如果有规律可循,就能够进入教学范畴。 也许只有读写一体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把自我放进去。 读的时候是为了自己,写的时候是自我进入文本。 我们需要寻找写作点来完成深刻诠释——把自己放进去。 古来书画学习讲求临摹,很多名家写作也从模仿入手。书法临帖见效最快,也最正统。到了写作上,却很少有人教学生这样做。 比如句型仿写:一个好的句型就是一种发现渠道,具有窗口作用,具有唤醒的力量。 段型仿写:一个好段落是一个逻辑典范。 用写作的眼光设计阅读教学 第一、教师的准备: 只有写着的教师才能真正挖掘教材的语文价值——怎样写才能把握事物的真实很本质?经典作者怎样写的,这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章法仿写:比如对《过秦论》。 但仿写终究是有限的,重要的还是将自己融入经典文本营造的世界里。 参与式的写作:假设作文,书信作文,改写作文,都是不错的方式。 《过秦论》的渲染方法,体现了贾谊的情感力量。你不能要求他是论语那种文体。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用这个“过”的方式,“过”一下自己,怎么样? 《过己论》怎么写? 我让学生写这个,他们列出来的不是自己的过失,而恰恰是自己一向看重的自己的优势,这个渲染到了最后,也许用一个“马虎”就整个翻盘。这就是学习加以的方式和效果。 比如说写一篇《过雾霾论》,该怎么写? 我喜欢让学生想象,比如写情节延伸作文,续写作文。 学习《项羽之死》,先充分解读项羽那些战场行为,然后设想自己就是项羽——我过了江东会怎么办? 学生的阅读理解在这时会有一个变化——他明白,过了江东的项羽,未必改得掉那些战场习惯——自负,自我矜夸,逞一时之勇,玩打仗。 学到了祝福,我们都嫌鲁四老爷太冷漠,那好了,来一篇——假如我是鲁四老爷。 问题不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问题在于,他们应该回到文本充分认识四老爷这个人——他为什么“单是老了些”?他能不能改掉鄙视寡妇的心理? 项羽过江东,是否会有所反思?要是反思的话,他该做些什么?都可以替他写出来。 其实我们在写自己,在他身上看我们。 还可以在在文本的缝隙里寻找写作切入口。 比如研究《项链》,路瓦栽兴冲冲把请帖带回家中,有这个细节,可是停下来,在这儿停下来——如果你是路瓦栽先生,会不会把那请帖拿回家? 就在这儿写一篇。 可是你这孩子这一篇的想象的情节的合理性在哪里?是不是应该充分看看原文里边那个小公务员路瓦栽,他的处境,性格,与妻子的关系,等等。这一来,写又变成了读。 你的这个设想恰好“钻进了文本”。 比如《项脊轩志》,归有光好像漫不经心写了一笔:“余居轩中,人从轩前过,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打住,请问:归有光听到了谁的脚步声?你写写看。 那都是谁的脚步声啊? 叔叔的,堂兄弟的,婶婶的,舅妈的,祖母的,妻子的…… 可是今天他们在哪儿? 归有光这淡淡一笔,隐下多少回忆伤痛? 所以他的散文才是“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学了《记承天寺夜游》,想想看,你曾经像苏东坡一样“欣然起行”过一次吗? 用写的方式,重新体验文本。这时候,读写一体了——教读就是教写。 文本不是获得资讯的材料,而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我们在这种时候,进入了语言家园。 第二、阅读的过程用写作来帮助完成。    课堂写作练习:仿写小练笔,句式仿写(具有特殊表现力的句型练习)。补白练习(阐发作者含蓄的内容)。修改练习。补充情节练习。改写练习。续写练习。沿着某个思路想象练习。 这儿不展开了,列出来大家分享。 第三、教写:写作教学力求有我——命题方式。    可以使用“元认知写作”。比如续写,改写(转换人称,想象情节新的可能,对作品中人物倾诉,文体改编),选点拓展。用这些方式体验作者的发现体验。 总结刚才:把自己放进刚刚读懂的作品去,写一下_假如我是周朴园。给鲁侍萍的一封信。我跟项羽一起过江东。 七、写作是教育的必然——用表达唤醒学生 1、用写作表达的方式认识自我,所以必须读写一体 阅读经典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方式,写作是这种认识的体验。 人们需要认识自我。拿起笔来就是最好的反思。学会用经典作品那样的方式来反省自己。 认知活动的对象是外在的、具体的,如记忆的对象是某个具体的事件或某篇文章,阅读的对象是某段具体的文字;而元认知的对象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主体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 关键就在这个“内在”上。 读桑迪亚哥。一个失败的老人为何是伟大的胜利者?我们得到了什么?可以拿来些什么?桑迪亚哥“我还有”的基本思维模式: 我还有鱼钩呢。 我有两把桨,一个舵把,还有一根短棍 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 还有大海,那儿有我们的朋友。 但他也很清醒: 还有麻烦的事儿没有来到呢。 写篇填空命题作文——《我还有——》 即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句型,也提供了极好的范例:且不说…………也不说…………,但是…………就………… 这个句子多么厉害——本来要说一个点,却自然弄到面上,面上的,又来烘托那个点。 请看看《老人与海》这个例子。这儿可是好玩呢。 都说海明威笔下那个老人是个硬汉,殊不知这个老汉其实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 我还有………………。 他遇上倒霉事儿,从不想丢失了什么,而是去想“我还有什么”。 这就是硬汉——他们拥有自己解释世界的语言。这就是他的思想存在。 桑迪亚哥老人在这儿获得了自己的存在家园——一个刚强不倒的渔夫,用这套语言获得如此高贵。他不可战胜,乃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心法。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请看周朴园的那个存在家园——台词,语言上的抵赖,诿过,滑头,警惕性,戒心,却又是威势赫赫,耍弄儿子鲁大海于股掌之上。 一个人混了一辈子,弄出这么一套语言来,你拿他怎么办? 这是我上课以后的“思想存在”。 ,正是那个作者——海明威存在于他笔下的桑迪亚哥这个纸上幽灵那里。 对的,我思故我在,这是人性的证明。 人们的阅读与写作,就是要通过互文写作明白这是个共享的世界,又是个和谐的世界。 2、用读写一体的方式掌握写作本领——审美的本领 从一口井里看见蓝天和站在山顶上看见蓝天,是同一个蓝天,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美感。这美感就是形式的创造。 3、用读写一体方式获得的审美能力去丰富生命 读苏东坡。 审美能力就是获得生命的丰富性的力量。人们靠这种丰富性而获得和谐——资源永远有限,而人的心灵无限,人们可以用不同眼光同时占有有限的一点点资源。 苏东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臧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写作要造就的就是一种审美型人格——这个世界今天如此拥挤,欲望扎堆,竞争激烈,但大多数人欲与人的实际需求无关。人们并不能够认识自我真正的需要,而只是在人潮中拥挤着随大溜。 对,审美。 感谢审美。审美也许就是当代的解药——对读写割裂的,对教育与生活的割裂的。 4、用读写一体方式培育公民而不是生存工具。 像经典作品那样去观察,质疑,反思,批判。 鲁迅的方式。 自我觉醒:写作是一种必要方式。 不需要担心任何东西,盯住眼前的书就够了。盯住细节,盯住语言。 最后提供个鲁迅文章。 不应该那么写 且介亭杂文二集 鲁迅 于创作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大概总是“应该怎样写?”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的腰包的。然而,好像没有效,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过。有些青年是设法去问已经出名的作者,那些答案,还很少见有什么发表,但结果是不难推想而知的:不得要领。这也难怪,因为创作是并没有什么秘诀,能够交头接耳,一句话就传授给别一个的,倘不然,只要有这秘诀,就真可以登广告,收学费,开一个三天包成文豪学校了。以中国之大,或者也许会有罢,但是,这其实是骗子。 在不难推想而知的种种答案中,大概总该有一个是“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这恐怕也很不能满文学青年的意,因为太宽泛,茫无边际——然而倒是切实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 ‘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而我们中国却偏偏缺少这样的教材。近几年来,石印的手稿是有一些了,但大抵是学者的著述或日记。也许是因为向来崇尚“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的缘故罢,又大抵是全本干干净净,看不出苦心删改的痕迹来。取材于外国呢,则即使精通文字,也无法搜罗名作的初版以至改定版的各种本子的。 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没有这样的环境和遗产,是中国的文学青年的先天的不幸。 在没奈何中,想了一个补救法:新闻上的记事,拙劣的小说,那事件,是也有可以写成一部文艺作品的,不过那记事,那小说,却并非文艺——这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只是和“应该那样写”,却无从比较了。 四月二十三日。 谢谢韩军老师——他展开一扇窗子,让我看天,这儿好多好多星星,好看。 谢谢几位管理老师,你们辛苦了,我过嘴瘾,你们照管这一切,哎呀呀,感谢。 今夜在这里说话 好像一朵一朵 自己开花的时刻 言语 自己来到一个好季节 看花的人都在一起 看花的人们 一起拉拉家常话 在我们的语文之家 你们在哪里 春天就会跟去 寻找语言的家 谢谢。 语言从来就是倾诉与倾听的天作之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霍军讲座:实现语文教育的读写一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r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