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全史读后感4
正从京都琵琶湖旅游归来途中,尼古拉与一起来日本的希腊王国的乔治王子(乔治一世的三子)乘坐人力车时,被担任大津市街警备的滋贺县警察津田三藏突袭。——义愤填膺的暴民总是弄巧成拙
如判决曲解法律,作为负监督责任的大审院院长将辞职以答天皇,以谢世人。其维护司法独立的决心和勇气可嘉。——法律就是被曲解的,谁也不能说自己代表法律的正当过程
其以一介“愤青”的妄动而毁掉一国政府之苦心安排,并使整个日本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不能不说是值得后人世代警惕的。——激进主义的个人盲动,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只是国家利益中影响较小的因素
虽然遭遇不测,但西伯利亚大铁路乃是俄国未来国策的重中之重,1891年5月31日上午10:00,头缠纱布的俄国王储依然坚持主持了开工典礼。他头戴着一顶用于掩饰包扎纱布的帽子,亲自为这条铁路埋下基石并打下了第一颗道钉。——民间小的反抗阻挡不了对于东亚的经营趋势
在为期8个多月的战争中于东亚大陆的近海与陆上血战连场,最终以威海卫要塞的陷落与清军在东北亚战场的一败涂地而收场。——国力的衰弱,引得周围的窥视和跃跃欲试的侵略扩张
李鸿章乃至清廷认为比较合乎逻辑的对策是引俄国势力进入日本试图染指的满洲地区,使这两个对自己包藏祸心的强邻在彼此争夺势力范围和控制区的冲突中相互消耗。“以夷制夷”是李鸿章一生与西人周旋的经验之谈,——正是这些短视的借力打力,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遇
“富国强兵”和“以夷制夷”曾是贯穿李鸿章政治生涯的两大“法宝”。但在甲午战败以后,既然前者已经沦为镜花水月,后者自然也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这在思想和制度的变革前,所有的具体措施,都是空中楼阁,如同叶公好龙一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