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长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曾有过一次从肥西花岗绕道合肥、淮南,经寿县,到霍丘师范上学。可能是因为从书本上了解了一些寿县的史料,而特意安排的一次穿越之行。当时没有旅游概念,也限于经济条件,我搭乘的是一辆解放牌货车,路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虽然只能远眺八公山,睃巡古城墙,听闻淮水之声,但也满足了一次探幽寻古的好奇心。
我第二次到寿县,是本世纪初的一个秋天。住到老城里面,在东、西、南、北四个大街上行走,到报恩寺驻足,来孔庙前徜徉,在宾阳门到通肥门的一段城墙上留连。也登上八公山上寻找仙人之踪;还驱车安丰塘,求解芍陂之谜;来到隐贤镇感受高士的生活环境;吃上豆腐宴浅尝了古人养生情趣。说实话,尽管花了两天多时间,做了一次所谓的全方位的了解,而对古老而丰富的寿县文化内涵只能是食而不知其味。
前不久,因一个全省性的会议,我第三次到寿县,在古城外新城区住了两晚。因白天公务,只能用晚上时间登上城墙,或东或西健步行走,锻炼身体。只是,会议期间得到一套寿县历史文化丛书,这本丛书里最受我青睐的是《诗联集锦》一册,这本辑录古人吟咏寿县的诗词集,让我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一次寿县文化大餐。这块土地就像一位风姿卓越的少女,引来许许多多文人骚客,或吟或唱,拥之抚之,倾注浓烈的情感,留下了几百首生动、隽永的诗篇。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毛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经说:“诗是一种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是的,诗人只有对吟咏对象发生情感,而且是情到深处,才会由衷地发声。寿县,古名州来、寿春、寿阳等,寿春之名最有影响。地处安徽中部,拥淮河与淝水交融大片区域。早在公元前493年,这里是蔡国之都。公元前241年,楚又东徒为都,“命曰郢”,成为一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辐射影响到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致东海之滨。
如果能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古地寿春便是一位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充满阳刚之气的俊郎男人。从合肥驱车西行,过瓦埠湖,豁然开朗,连天碧草,令人心旷;也可从颖水入淮,荡舟东去,举目远眺,八公仙境,使人遐想。如此风物,怎不令诗人动情?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白毫子歌》中唱出:“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小山,即八公山。诗人通过对隐士白毫子的吟唱,写出幽深静美、山泉回环的景色,诗人之浪漫也赋予了山水之浪漫,情境互见也。诗人鲍溶有《南塘》诗二首:“南塘旅舍秋浅清,夜深绿萍风不生。莲花受露重如睡,斜月起动鸳鸯声。”“塘东白日驻红雾,早鱼翻光落碧浔。画舟兰棹欲破浪,恐畏惊动莲花心”。莲开之日当是水丰之际。诗人缠绵月色荷塘,夜不愿寐,竟至晓日东升,想去水之深处,又恐惊醒睡莲而踟躇不前。这是何等情调。南塘乃寿县安丰塘南边,多年之前这方水土是那样的美不胜收。
山好、水好,关键是人好;地灵必然人杰。与其说寿县是楚文化文博集散之地,倒不如说寿县自春申君以后,人才辈出,英杰群涌。众多诗人为仰慕先贤留下了许多绚烂多姿的墨迹。“八公”是寿县最负胜名的传说人物群,刘安有诗云:“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八公为仙,此诗可证。而淮南王刘安,又是后人议论最多的人物,距离其人最近的时代,汉赋就有篇章:“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汲寒浆,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淮南王的形态、神志、饮食、居住,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唐代诗人张继,对春申君的追忆,可谓言之切切,词之绵绵:“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日暮江南无主人,弥令过客思公子。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诗赞古人,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针贬当今:韩愈两次诗赞隐贤董生,其实是对当时士大夫道德标准沉沦的担忧:“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一步三叹,缅怀先贤,情何以堪?
古往今来,咏叹寿县的诗歌,体类十分完备,写景类,抒情类,咏史类,记事类和讽喻类,一应俱全。从楚辞、汉赋到律诗、词牌小令,以至白话诗,完全可以演绎出一部诗歌史话。《诗联集锦》的编者在后记中说: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寿县受到那么多名流贤达的关注,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动人篇章,表达了对这方水土的赞美和爱恋。是的,诗人如此钟情寿春,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不可多见的文化现象。可见,往来寿县、驻足寿县、品味寿县,自当产生诗一样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