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的病理化转向关系中的希望&可能性
特别特别的好,比如说:有人有抑郁症,我们会有一些诊断,的确这些诊断也许对人们也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会去看:
抑郁症在婚姻关系当中,有抑郁症的人他怎么照顾那个家?
有抑郁症的人,他怎么去照顾他的孩子?他怎么照顾自己?
他的爱人,知道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有抑郁症的时候,爱人怎么去关心这个家,她怎么去担待这个家?不再只是去看,因为有时候会有一些诊断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去看关系中的希望和可能性,我常常觉得学了后现代,好像要换一个脑袋,重新去体验生活,重新去体验生命.
是什么让你在每天都在不容易活下去之中,仍然为自己努力?
前段时间,有人在课堂下课之后,有机会小聊一下,他是一个觉得每天都觉得活不太下去的人,我就在想,我和他没有很多的时间,也就下课聊,我就说:当你发现你每一天都不太活的下去的时候,你怎么办?就是人们遇到困难,遇到痛苦,人们都在想办法。
他说:老师,我也很害怕,每一天都活不下去,我不想自己做傻事,所以我就找我一个好朋友是咨询师,我会和我好朋友聊一聊。
我问:那你还有跟谁聊啊?
他说:不能和父母说,就和阿姨说(妈妈的妹妹),然后妈妈妹妹知道了之后,没有特别的焦虑和担心,就理解了。
我就说:虽然说每天都不容易活下去,但是我感觉你在为自己的生命做努力,是吗?
他说:是的。
我说:是什么让你在每天都在不容易活下去之中,仍然为自己努力?
他说:因为生命非常美好。为了美好,要努力。我有去看精神科大夫,也有服药。
所以在这个对话里面,他就看到他是一个非常努力,在想办法,陪伴自己面对每天都不容易活下去的人,他有一份感动,也有一份感谢。
第二天下课的时候,他就到我身边来,给我说:昨天跟你聊一下,觉得非常有帮助,我会再努力的。
所以就是:如果学了后现代就会思考这个人有困难,如何在你和她的关系里面带出一些希望,带出一些可能性,这些都是需要去琢磨的。
后现代是创造温暖
后现代家庭治疗,也是系统工作,如果在学校有学生学习遇到一些挑战,遇到一些困难,可能很多的老师就觉得必须放弃了,觉得很多的学生很难工作了。
但是在后现代里,我们就会说,我们要怎样怎样在关系中让孩子觉得他没有被放弃,所以我们如果是那个班主任,或者我们是那个爸爸妈妈,我们可能要跟孩子说:
可能最近你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帮你,老师想问你,这个阶段的你,最不简单的地方是什么?
这个阶段的你,最希望被老师同学看到的是什么?
这个阶段的你,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和你在一起?
就是人在一些挑战当中,仍然有一些关系的可能性和希望,我越来越觉得,后现代是创造温暖。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情况之下,我们不放弃,因为人一旦没有被放弃,或者关系没有被放弃,就会不断的往前,不断的努力,所以这个是:个人的病理化转向关系中的希望和可能性。
所以每当我和所谓有状况的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希望透过我这个大人,让她看到她仍然是宝贵的,她仍然是重要的,有各式各样的东西,比如:我和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有很多身体上的变化,我也希望在我探望他们的时候,让他们觉得他们也是重要的,他们也是有价值的。
后现代很重视关系,就算我们遇到困难的事情,困难的状态的人,我们怎么样在关系当中,去发展去看到一些流淌,这样子。
小组讨论:
我再请你们两个人,两个人说说话,从个人的病理化,转向关系中的希望和可能性,你对这个理念,你的看法是什么?
这个要做出来是不容易的,但是学习要从知道这个理念开始,去觉察自己如何实践,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的把它做出来。
后现代这些核心理念,每一个都非常非常的重要,每一个都很值得我们放慢脚步,去思考它背后的意含是什么?
它放在我们的生活里,它是怎么流淌的?
它放在我们的关系里,它又是怎么流淌的?
如果说这些点,大家都慢慢的去理解它,去觉察它,去实践它,你离后现代就不远了,当然要自己的生活遇到一些复杂的案例,可能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试着带着这些理念去往前走。
对话创造关系和组织
我们都知道,后现代特别重视好好的说话,好好的对话,不管是怎么样的学派,都在教我们,在对话中创造不同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怎么和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的爱人谈话,去创造不一样的关系。
所以大家可以去思考:
你觉得你怎么和周围的家人对话,是让你们的关系更舒服的,更有联结的?
怎么样的对话,会破坏你们的关系?
如果我们有愤怒,我们有不满我们要怎么去对话,不会破坏关系?
所以这个很值得去探索。就像我刚刚说的,我们去指责我们的伴侣,我怎么那么倒霉嫁了你?我怎么瞎了眼娶了你?这种对话一定是封锁关系的,而且会让对方觉得他很没有价值。
(自我联想:整理到这段文字,让我想到周老师常说:语言是有力量的,你的语言是在限制、贬抑别人的生命,还是在丰富和开启别人的生命?
我发现我在带领团体和陪伴身边人的时候,是丰富和开启生命,是打开关系的。但是和老公的大部分沟通里,因为自责,内疚,不值得感等内在情绪的干扰和不透明化的表达,我说出来的对话是限制性的,封锁关系的。
写到这儿也看到说:我希望我和老公的每一次沟通都是打开的,我希望可以全然的和爱人打开关系,我在意和爱人有美好的关系。但是做不到就会自责,所以我写的是大部分沟通,此刻我知道,我不是每一次都做不到,有一些时间,我是做的很棒的。
看到我的期待,也看到我做到的部分,这一段文字写完,我就知道,我在练习,慢慢来就好,这一次没有做好,可以再复盘,同时不代表下一次做好不好,不断沟通,相互表达,一次一次开启生命。
我决定:不让情绪阻碍对话,感知到情绪,先透明化表达或者让情绪陪着我一起,打开和爱人的对话空间)。
我们可以去看说:老公、老婆,我们想要的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可以怎么努力?我们两个会有哪些“地雷”啊?
哪些“地雷”你踩到我,我踩到你,都会让我们两个人都受不了?
我们要如何理解我们的“地雷”?
我们要如何呵护这个“地雷”,而不是说,我明知道你有这个“地雷”,我就硬是要踩?踩到你痛的不得了,我就是要去踩,这样的踩“地雷”会破坏关系,而且会破坏彼此的信任,而且会破坏彼此对彼此的安全感,去理解彼此。
只有在好好做了自己之后,才能慢慢的有一些变化,如果先去做别人,自己会消失不见。
我觉得大家在婚姻中,就知道:婚姻不是改变对方,婚姻是理解对方,让对方理解我们,带着理解更能往前。
如果硬是要改对方,是不容易走的,因为每个人在婚姻中,都需要去呈现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在好好做了自己之后,才能慢慢的有一些变化,如果是先要做别人,或者是爱人眼中的自己,自己会消失,自己会不见,那个关系是不容易长久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学习后现代,多去想一想:怎么样的对话会让彼此靠近?怎么样的对话会让彼此遥远?
不要觉得后现代离我们很远,其实后现代很接地气。只是很多的老师们把它整理,用学术的语言,跟思维整理出来,所以看起来有一些遥远,其实它不遥远。是我们生活里面,我们都在实践的东西,所以不要担心,后现代高深莫测,不会的。它是特别靠近我们的生活的。
对话也可以创造组织。
你是班主任,或者你是机构的领导,你怎么和你的属下对话,跟你的学生对话,都会创造不一样的组织。
如果一个领导觉得,组织里面的人都不够认真,都在偷懒,那可能大家被看见的就是不好,偷懒,那这个组织,就比较会往这个方向走,但是如果领导会看见大家的可能性,大家的能力,大家的努力,大家的愿意,这个组织就是一个不一样的组织。所以现在很多的领导,或者是高管,发现后现代对话的魅力,发现后现代的对话会创造不一样的企业,不一样的团队,所以大家也在思考对话的力量。
我们这里要谈的是,后现代家庭婚姻治疗,我们要怎么样陪伴不同的家庭,透过对话,透过关系,创造他们要的家庭,创造他们要的婚姻,创造他们要的亲子关系,关系是可以创造,工具就是好好说话,我觉得就是不管怎么样子的挑战,都是可以慢慢去说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