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月,审稿量大,每日满负荷运转,在简书更文有限。不禁有些疑惑:不在简书更文的日子,我都干了些什么?
读完了《甘泉赋》《子虚赋》《上林赋》等几篇赋
一直不怎么喜欢读赋,曾读过《楚辞》,其中的《离骚》,被我戏称为“牢骚”。这次读《子虚赋》《上林赋》等,在大量生僻字堆砌和虚构出的奇山异水、怪鱼珍禽、花草树木面前,怎么也说不出“喜欢”二字,反倒隐隐产生了对司马相如卖弄文采的不满之情。只因为是必须要审读的书稿,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读。
借助字典、辞典,以及一些评析、赏鉴类书籍,总算是逐字逐句读完了这些赋。其实,拨开华丽的面纱,通篇的落脚点不过是在向帝王提出的谏言,或劝帝王不要纵情于游猎,或提醒统治者不要与民争利。兜那么一个大圈,让人不胜唏嘘:向帝王进谏真真不易啊。
收到了三篇文章即将发表的通知
一篇不到万字的学术论文,写了删,删了写,虽说是对日常工作的总结,但作为学术论文发表,需要有观点、成体系。写作这类文章,总觉力不从心。好在投稿之后收到期刊编辑的反馈,说稍事修改就可以发表了。这个结果也算是对写作过程中几度“抓狂”心理的一点补偿吧。
发表在简书上的《让我好好来爱您》《父爱如山》两篇文章,是写给父母亲的。因为都是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在写作时很带感情。这次经过修改和润色后的投稿被采用了,算是给二老的母亲节、父亲节礼物吧。希望他们能喜欢。
开始学着做理财
读了简友红豆《跟着艾玛学理财》的文章后,果断入手《理财就是理生活》和《人人都能学会的理财故事书》。前者已仔细阅读,并做了批注,后者则推荐给了女儿,也是应了那句“财商培养从娃娃抓起”。
近些年来,周围常有朋友、亲人因为突然遭遇变故而陷入财务危机的案例,也不时看到朋友圈里各种名目的筹款信息。这都提醒我一定要注意合理支配收支,做好财务规划,努力增强抗财务风险能力。
不在简书更文的日子,我在干些什么?第一步我从梳理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做起。这才发现我对一家人的收支并不很清楚,在收入大体固定的情况下,每月的支出都去了哪里并不清楚,一笔糊涂账。只能从最基本的记账做起。
经过一月的记录,了解了每月的收入有多少,支出都去了哪些地方。从基金定投学起,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取得较高的收益。希望经过不断摸索,能逐渐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合理、多元的投资结构。
开始“百日跑”
4月22日是我加入百日跑的第一天,这一期到8月19日结束。这个活动要求在120天内跑步100天。我所在的是一个每日3公里跑步群。与群里追求配速、动辄10公里以上的跑步大神不同,我对自己每天的跑量设定在3公里,采用快走慢跑相结合的方式,每五六天歇一天。
目前已坚持跑步三十多天。事实证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一个个统计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在简书更文的日子,我在干些什么?开始了第七期薄荷阅读
不在简书更文的日子,我在干些什么?在薄荷阅读上已经坚持阅读了六期,这次是第七期——《遇见你之前》(Me before you)。
家境优渥的富家子弟Will在遭遇车祸之后全身瘫痪,脾气也因之变得古怪、暴戾;年轻女孩Louisa在工作的咖啡馆关闭之后,没有找到合心的工作,而一家人急需她的薪水维持生计,于是Louisa不得不去做Will的看护。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二人由最初的敌对到缓和,并逐渐产生情愫。小说娓娓道来,每天一千多字原汁原味的阅读,总让我觉得意犹未尽。
整理出了《纯净新西兰》和《邂逅法意瑞》两本照片书
第一次利用排版软件整理出了两本照片书。一本是不久前在新西兰的旅行见闻,另一本则是三年前在法意瑞拍的。
新西兰的旅行记忆犹新,每张照片都有图注,有些还写得很详细。法意瑞的那本,有些照片已记不起来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了,更不用说当时的心境了。记得最清楚的,是在法国伊瓦尔小镇拍的一组照片,那也得益于当年回国后我写的一篇游记——《邂逅伊瓦尔小镇》。在游记中,描写了伊瓦尔小镇的安静与美丽,以及它带给我心灵的触动。
文字是对过去的记忆,我们的经历和感触,也许只有付诸于文字,才会变得长久与鲜活。记忆的唤醒是需要契机的,对于我来说,文字将会是一把直抵心灵的钥匙。
所以,以后还是会坚持更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