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p274页
【R•阅读原文片段】
有位朋友曾对我抱怨,他向主管进言,提醒主管改善管理方式,可是对方并不接受。
他问我:“那位仁兄对自己的缺点心知肚明,为什么却死不认错?”
“你觉得你的话就有说服力嘛?”
“我尽力了,果真这样吗?天下哪有这种道理,推销不成,反而要顾客自我检讨,推销员应该想办法改进销售技术,你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有没有多做点准备?试法表达的更令人幸福,你愿意花这么大的功夫吗?”
他反问:“我凭什么要这样?”
“你希望他大幅改变自己,却舍不得花心思精力?”
他觉得投资太大,不值得付出。
感到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产生新的见解。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表达”的“表”只是过程,“达”才是目的。所谓“达”,就是要让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对方理解。为此,我们就不能自话自说,而得根据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
这个道理并不是什么高新科技,中国古人曰“设身处地”,西方先哲云“换位思考”,台湾新词说“同理心”,柯维的七个习惯是第五个是“知彼解己”……其实都一个意思。
这意思不难明白,难在自己平时想不到,做不到。
知道这样好,就是做不到,就说明这类问题属于技能范畴,而非知识缺乏或不够重视。所以希望你来的锻炼“受众分析”这种技能,从而使你的表达能真正“达”到受众。
具体怎样把这个技能拆为己用呢?先联结自己的经验,然后在三个维度上(分析受众的期望受众的价值观,受众的利益)分别演练和应用。
请先分析一下自己平时在受众分析这一点上做得如何,如果希望改进,那么可以从哪里开始?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NLP的前提假设之一: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老婆每个周日的早上都要和儿子大闹一场,比如今天早上。儿子醒来后淘气的把手放到被子外面去了,老婆发现后恶狠狠并不耐烦地凶道:你快把手放进去!儿子听到妈妈这么凶他,干脆用脚把整个被子都踢开。老婆发现后更凶了,儿子发现妈妈更凶,干脆跑到被子外面去了。结果一个骂,一个哭。一个凶,一闹。整个卧室都被抬起来了。后来还是我把儿子好好教训了一顿才安静下来。
小孩子对与妈妈的亲密度很敏感,如果经常无故打骂孩子的话,孩子会觉得:你刚刚还对我好好的,怎么转眼就这么凶?一定是你不爱我了。 所以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看,先告诉他为什么要把盖好被子。因为如果不盖好被子就会感冒,感冒发烧了要去医院打针吃药哦。孩子在和父母的相处中非常期待能得到认同和关爱。
【A2】规划未来应用
在下个星期与同事或者领导沟通在迎检资料准备工作上的事情,进行沟通时,有意识地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 我的表达的方式方法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