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过程中,感觉有很多触动自己的部分,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如何选择素材作为便签法的素材呢?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像我们去逛街,化妆品、衣服、包包、鞋子、电子产品......,喜欢的东西多了,能都买下带回家吗?无论这些东西有多打动你,你依然需要考虑你的购买能力,然后根据需求度,有选择的买。
同样道理,一本书,里面有很多的方法、技能、工具,因为受过去学院式学习的影响,我们总是舍不得舍弃任何一个,都想学,都想写成便签,但是我们需要都学,都写成便签吗?
举个例子,人到中年,事业陷入停顿,你想通过阅读成长、认知提升一类的致用书籍,来帮助自己提升能力,但是这类书籍的目标人群,通常都是从职场新人开始的,里面有很多内容适合的都是刚毕业的新人,并不适用现在的你,那你在阅读的时候,这部分内容需要去看吗?我们大可跳过这个部分,从适合自己的部分开始。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选择哪些“素材”来写成便签“拆为己用”,不在于你的精力是否充足,也不在于你阅读的时候,内容是不是触动你,前提基础,在于你所阅读的内容,它的适用范围是否适合现在的你,也就是你得在这个适用边界内。
当自己在所阅读内容的适用范围内,那是不是说,所有触动自己的内容,就要去“拆为己用”写成便签呢?
想想看,你去逛街购物,你会把你买的起的东西都买下吗?不会吧,你也会看看值不值得,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有没有需求对吧?同样的道理,在阅读适用范围内的内容时,我们也需要看这些触动我们的技能、方法,是不是能够解决自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不是对自己有用,对吗?而不是说方法不错就去写,明白了吗?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