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的起源
文学是依附人类而生的,先有人后有文学。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社会发展最开始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大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三类古人
1、元谋人
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遗迹发掘出了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会使用工具)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也被称为“北京直立人”。他们学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3、山顶洞人
今约3万年,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的顶部,因此被称为“山顶洞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衣服,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样貌基本和现代人相同)
有审美意识,说明文学的发展正在逐渐地脱胎出来,文学本身就属于审美的一个方向。爱美会产生绘画,因此有古时候的绘画艺术。
会埋葬逝者,,就会产生另一种形态,就是祭祀,祭祀又会有唱词、跳舞等等。远古的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而且在这些远古人类劳作、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氏族部落。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神农氏“斵木为耜,揉木为耒”
除了形成部落这种社会组织之外,也形成最初的远古文化。
1.母系氏族—仰韶文化(距今5000多年)(彩陶文化)
2.父系氏族—龙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黑陶文化)
为什么是黑陶?
因为到了父系社会,除了陶之外,还发现了一些铜的元素在里面,所以在炼制的时候,变成了一种偏黑色的,所以叫黑陶文化。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我们熟知的一些传说人物。(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神农、伏羲(说法不一,也可能有女娲替换掉其中一个)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儒家依靠这些传说,称颂当时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没有阶级,集体劳作。
这个时候的皇帝只是部落首领而已,没有其他的等级权力,没有阶级,是集体劳作,财产平分。
文学是属于文化的,文学是怎样产生的呢?
文学的起源说:劳动说
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1、劳动过程中的自然“呼声”
鲁迅:人类是在未有文学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拟声),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产生了节奏)
2、呼声添上“意义”,成为诗歌
如传说夏禹时凃山氏女所唱的“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
《诗经》:“于嗟麟兮”“猗嗟昌兮”(感叹词)
可见,当初无意义的劳动呼声,一旦被有意义的词语所代替,或者与有意义的词语相结合,就是诗歌起源和形成的过程。
文学虽然产生和形成,但拘囿于当时的生产条件,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并且和原始的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有了文字,才逐渐有人把它记录下来。(文学一开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产生于何时,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考证。夏朝时还没有文字(因为还没有证据),但到了商朝甲骨文已经很成熟。
远古歌谣流传下来很少,但也有一些。
例如:
《弹歌》《吴越春秋》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同音“肉”)二言句式,一韵到底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对自然界发出“咒语,”)
歌谣也有一些“伪作”,是后人所写。
例如: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