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回到家,看着妹妹在画画,其实应该是在涂色,和妹妹打了一声招呼:“妹妹和妈妈拥抱一下吗……”没有回应,爷爷奶奶说她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画了一个多小时了。于是,就和姐姐一起玩起来了。我们看了一会书,想着还是得把妹妹叫过来一起玩,也发挥我亲子陪伴的作用,于是我又和妹妹打招呼,“妹妹,你想和妈妈和姐姐一起看书吗……”“不想……”她回答的倒是很干净利索的,然后自己又画了一个小时……
妹妹的专注力还是蛮好的,我觉得在她以后的成长中应该会很有帮助。有时候也在想,我们在按照书里教孩子,按照自己以为对的方式来教孩子,但是我们有时候也忽略了孩子自己成长的潜力。我自己在有了老二之后,带养方式彻底改变,姐姐是各种陪伴,妹妹显然是没法这种陪伴,于是我们干预她的也很少,(应该是没空干预她),没有干预和打扰,反而她自己的专注力就特别强。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学,自己在思考,性格也还蛮好,爱哭爱笑,情绪恢复也还行,这些成长的能力基本上都是是自己开发出来的,当然她是用她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来学习。也许我们想着更多的陪伴,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教育都给了小朋友,妹妹的成长让我看到了小朋友自己学习的无限潜力。
还记得以前一个朋友推送的一个剑桥学霸写的奶娃日志,我挺认同的。他也讲了他和三个儿子的亲子故事。在陪伴三个孩子长大的这些年,我发觉,教育才是一门最高深的学问。我们但求将我们从生活那里学到的东西,再传递给孩子。老大像足了我,每天书不离手。虽然经常抱怨,看书有什么用,在学校也不受欢迎,还不如进个球满足感多。但是谁要去管他有没有用呢?谁知道有没有用呢?喜欢便去做,生活带给你的惊喜谁猜得到?老二是另一个极端。偶尔看几页书只是因为哥哥曾告诉他:“书读得越多,人活得越长。”(看到这里,我笑了。我的脑海里有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个貌似很博学的哥哥,在教育弟弟)他更喜欢的生活方式是:把书放下,该出去做些什么了!哪个更好,谁知道呢?无问西东,做你自己,爱你所爱,全力奔跑。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你的付出总会在你不经意时成就你。
在我和两个女儿的相处中,我们家里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故事。姐姐像极了我,喜欢书,喜欢看书,拿着书的感觉好似捡到了宝贝。妹妹因为小时候干预的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样一二三的讲故事。以前妹妹小点的时候,在我们家的画面经常是我和姐姐能席地而坐讲好久,我给她讲,她给我讲,你要是有精力讲一天她也能听一听。妹妹呢,则相反,讲了几分钟后,她就跑了。现在自己感兴趣的话,能和我们坐下一起看书。但是正如这个学霸说的,哪个更好,谁知道了,他们喜欢,做自己就可以了。也还记得古典老师在一次分享时说过,也许我们用自己时代,自己经历所得来的经验,建议小朋友学这个学那个,可是谁知道以后是否能用的上呢?他也举了我们那个年代的例子,父母、老师都希望我们能写一手好字,虽然现在能写一手好字也挺让人佩服,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写字的意义倒没有向我们最开始赋予的意义那么大。现在大家都是用电脑来敲字,也许一年到头都不需要写多少字。我们希望她们更有竞争力,那万一等他们都长大了,谁知道他们那个年代考有竞争力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在我们自己的能力里尽量发挥吧,当然还是要尽可能高质量的陪伴。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只管用心的陪伴,让他们去做自己,不去限制他们,发挥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