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籍《身体从未忘记》
原文截取:
“两周后,汤姆回来复诊。我热切地想知道药物是否起作用。然而,他告诉我,他并没有吃药。我掩饰着不快,问他为什么。“我认为,如果吃药就会让噩梦消失的话,”他回答,“我就等同于抛弃了我的战友。他们的死亡将变得毫无价值。我需要成为一个活着的纪念,纪念那些在越南牺牲的战友。”
感悟:
看着看着就流泪了,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汤姆的情感与羁绊,这些心灵最深处的伤痛,往往关联着患者最珍贵和最难舍的记忆。他们宁愿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不愿割舍的是:不愿意忘记的是那些温暖的面孔和人儿、那些一起陪伴一起度过的日子。如此执著与固执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很敬佩,也很同情。
原文截取:
“人们不愿意谈到创伤,是因为创伤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恶”——我们的朋友、邻居、家人、上司以及我们自己。很多人宁愿相信创伤是极为罕有的,希望忘记世界上存在着痛苦。”
感悟:
人性中的恶其实是无法掩盖的,只有当承认了自己会做恶的时候,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善的那一面,善恶都是我们的一部分,二者同在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但我们可以选择善良对吗?
2.书籍《原则》
原文截取:
“有时,极为强烈的追求目标的决心会使塑造者显得粗率或者不关心他人,这也反映在了他们的测试结果中。他们眼中没有完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在他们看来既是悲剧,也是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没有人能妨碍他们追求目标。在这份自我评估中,他们都在一项上打了低分:“顾及他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不关心他人。”
感悟:
在得到的同时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从设定目标到极为坚定地推动自己前进,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其克制方式是一种极度强大的理性力量:渴望与想象。任何不在其目标中或阻碍目标的事物,都不会给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
所以有时候目标导向性人格的人看起来冷漠无情,而其实他们内心是有着极为丰富的柔软与情感,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出手相助的绝对是他们!这也可能是目标导向人的悲哀!(也许只能在内心默默地对自己说声对不起,然后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