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影《海洋之歌》画风很唯美,讲的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个男人温柔美丽的妻子在生完女儿后离去,从此男人夜夜沉沦,一蹶不振。
一个乖巧可爱的宝宝失去了永远的母爱,同时也失去了伟岸的父亲。他伤心,他绝望,他愤怒。对新到来的小婴儿愤怒,是她,夺去了自己以往所有的幸福。我!讨厌!她!
这个可怜的小婴儿叫雪儿,一出生妈妈便离去,再没回来。她的到来,似乎是不幸的开始。爸爸对自己总是忽近忽远,哥哥似乎一点也不喜欢自己,奶奶只会把我当玩偶一样摆弄。没有充满温情的爱,更没有日常的欢笑与生机。于是直到六岁,她都不会说话。
幸好,这只是故事的开始,因为电影《海洋之歌》讲的是雪儿的自我救赎。
02
一开始的镜头,哥哥本对自己养的狗亲昵有加,对妹妹雪儿却是烦不胜烦。平日里雪儿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望向大海,仿佛那里才是她的归属。
在六岁生日时的深夜,雪儿从床上爬起来,偷偷拿走哥哥的海螺,忘情地吹起来,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地下室,打开了上锁的箱子,里面放着一件雪白晶亮的外衣,于是她穿上了它。
在心理意义上,地下室代表人的潜意识。雪儿走向地下室,意味着她开始试图找寻自己,认识自己。
当雪儿穿上这件外衣后,她跳入深邃的大海,变成了一只海豹精灵。自由遨游于潜意识的海洋,雪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自在。
但如果一个自我成长得不够的人,潜意识一下子进得太深,里面往往充满危险,因为那里潜藏着我们平常不容易关注到的各种情绪,恐惧、不安、愤怒、羞愧、内疚…结果必然是再次受伤。
所以电影中的雪儿在跳入大海后,晕倒在海滩上。这就意味着雪儿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自己的内心。
后来奶奶把雪儿和小本从海边带到了城里,他们决定趁奶奶睡着时回家。在回程的途中,遇到了三个精灵和袭击雪儿的猫头鹰,小本才知道原来雪儿是海豹精灵,必须唱歌才能拯救化为石头的精灵们。
在这里,化为石头的精灵们其实象征着内心的悲伤和绝望。唯有雪儿找到自己,成功自我救赎,才具备疗愈他人的能力。
心理影评 | 每一个苦痛灵魂的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圣井屋里,雪儿看到小本因为背自己而受伤,默默去外面摘了草药给小本敷上,那一刻小本看到雪儿对自己的关心,感受到她的善良,也激起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妹妹的爱。
当雪儿跳进圣井里时,小狗想都没想就往下跳,小本却很犹豫,因为他怕水。其实这里也很有意义。小狗其实就是小本的影子,或者说子人格,是小本忠实善良本能的一面,小本自然是爱妹妹雪儿的,可因为自己内心也有很多创伤没有被修复,他不敢面对自己,更不敢进入潜意识(跳进井里)。
在小本被小狗拉进井里后,小本遇到了记忆老人,看到自己过去的伤痛,面对它,接纳它,而这带给小本勇气和力量。在小本看到被猫头鹰女巫关押的雪儿已经衰老得没有一丝生机时,心中悲痛万分,抱着雪儿哭,向雪儿忏悔和道歉,说自己以前不该这么对她。
雪儿终于睁开了眼睛,拼尽全力吹响了螺号。为什么雪儿进到圣井后就老成这样呢?前面讲到潜意识藏着我们平常压抑下来的负面情绪,因为一个伤痛,雪儿的原生家庭给予她的不是爱,而是责怪与忽视,不是情感上的滋养,而是不断消耗。内心绝望的感觉,就好比心死了。雪儿衰老的模样,正是雪儿内心绝望无助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小本的忏悔给雪儿带来了力量呢?在家庭治疗中,一个成员真诚地道歉往往能够修复破损的关系,让压抑的能量流动起来。那为什么是小本,而不是爸爸来做这件事呢?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小本的心理能量比爸爸强,爸爸虽然人高马大饿,但一旦真的遇到事情,便悲伤得不能自拔,日益消沉,也就是沉溺在情绪里。这个又跟爸爸的原生家庭有关,暂且稍后再说。
在妈妈离开前,小本的生活可以说是很幸福的,爸爸妈妈全然地爱着他,教他唱歌,讲故事给他听,他也非常期盼妹妹的出生。也就是说,小本的底子很好,生命底色是充满温情和力量的。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精神分析也认为,六岁之前,人格早已成型。之后的人生,我们不过是在重复童年感受到的快乐与痛苦。所以小本是促成雪儿自我救赎的关键人物。
心理影评 | 每一个苦痛灵魂的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03
小本教雪儿唱当年妈妈教给他唱的一样,至此,爱开始流动了,雪儿会说话了。在心理治疗中,一个人能从自闭到会说话,这简直是一件极大的惊喜,代表着治疗有了显著成效。不过真正的自我救赎,不仅仅是关系的修复,还要找到人生真正的“使命"。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着各自需要成长的部分,有着不同的生命功课与任务。所以雪儿必须穿上属于她的外套,才能唱歌。也就是说,雪儿必须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完成救赎与超越。
雪儿的外套在哪里?被爸爸锁在箱子里,丢进了海里。现在我们来谈谈爸爸,之前提到爸爸的原生家庭,爸爸的妈妈,也就是奶奶,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势、自负,充满控制欲,回避情感的老太太。
而爷爷几乎没有提到。意味着爸爸从小被关心和管束得过多,同时父亲的缺席带给爸爸男性力量的缺失。简单讲,就是不够坚强,不够勇敢。一个没有品尝过太多自由的人,一个被保护得太好的人,一个缺少真正的情感支持的人,很难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生命的残酷。爸爸害怕雪儿离开,恐惧的能量成了他看到真相的障碍——雪儿需要外套,需要实现自己。至于妈妈的离开,从心理的意义上来说,和雪儿一样,也是去实现自我,对爸爸而已,就成了抛弃。
这部电影里还提到了爱尔兰神话里的巨人,因悲伤过度而变成石头,这不就是象征着爸爸情绪的沉溺吗?至于那个把负面情绪关在瓶子里的猫头鹰女巫,代表的正是奶奶,回避悲伤,把情绪压抑下来,不去面对。可是你不去看到,就代表它不存在吗?当然不是。
故事的最后,在本的帮助下,雪儿终于穿上了外衣,变成了海豹精灵,唱起了救赎之歌。所有变成石头的精灵们都得到了自由,雪儿的内心也不再悲伤,只剩快乐和幸福的味道。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我们都可能是故事里的任何一个角色。但不管扮演谁,不管你遭遇了什么,都是上天对你的淬炼,只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它像一阵风,像一场雨,吹过、落下,等待完美的谢幕。
心理影评 | 每一个苦痛灵魂的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