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叫做“视崖实验”。
让小孩子爬过透明玻璃桌面,大多数1岁以上的孩子有了纵深感,他们会感觉危险而不敢爬过去。
但如果有妈妈鼓励的话语和眼神,他们就会开始行动。
这个实验还有一个特别的细节——很多孩子都会一边爬,一边回头看看自己的妈妈。
他们在看什么?妈妈眼中的闪光。
这些闪光都会在我们一生中反复积淀,到最后会成为我们内在的基础。
内在的基础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是谁”。
孩子一生中要有很多次“视崖实验”。
遇到挫折、不被认可、被质疑、被伤害时,父母是孩子最后的安全岛,让他们清楚知道自己是谁。
范晓萱说,在她40多岁的一天,妈妈突然打电话跟她说:
我最近在网络上看到有你的节目,然后把你的之前的MV、表演的视频又找出来看了一遍。
妈妈想跟你说,你真的很棒。
那个时候妈妈没有支持你,妈妈现在跟你说对不起,不知道这个鼓励会不会来的晚了一点。
再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40多岁的人,几乎全程泪奔。
在她记忆中,这几乎是妈妈第一次夸奖她。
14岁出道,17岁第一部电影就入围金像奖最佳新人奖,20岁登上春晚,一时风光无限。
一向乖巧懂事的范晓萱,渴望被妈妈看见和认可,可始终没有见到妈妈眼中的回应和闪光。
她感觉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懂自己,于是她无法确认自己。
后来,她不再做那个乖女孩,打唇钉、穿舌环、剃平头、纹花臂,甚至为男友摘子宫……
29年后,她终于得到了这份迟来的夸奖,泪奔不能自已,仍故作淡定地说:
妈妈,谢谢你,你给我的肯定永远不会太晚,这对我很重要……
生命成长地过程中,会有许多“视崖时刻”,这时,来自父母的态度是孩子最好的“社会参照”,是及时伸出的那只有温度的援手。如果孩子心中收集到了足够多的“赞”,即使在遭遇严寒时,他也能从心底生发出温暖自己的力量。
马克吐温曾说:一句称赞的话语,可以让我活两个月。
这样的语言会进入心里,慢慢跟自己融合,内化成内心的声音:我这样做就很好,我很棒,我想成为这样的自己。
那个坚定有力的“自己”就是这样产生的。
常在孩子心中种下这样的种子,在爱的滋养中,长成参天大树,闲时乘凉,难时依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