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君之
千钧一发之际死里逃生的他仿佛做了一场噩梦,要不是群臣提醒,他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实发生的。他曾经那么希望,所有的人都活着,只是这一切现在都不能奢望了。
待李世民反应过来时,张公瑾来报,尉迟恭已经前往皇宫海池,皇位归于秦王,势在必得。
虽然此事已经无人敢置喙,李世民的心里却还是沉甸甸的,兄弟阋墙的事实真相,却成了李世民心中的一块心病。
战力非凡,北方游牧民族尊称其为“天可汗”,宫内的人却都知道,李世民别的都不怕,唯怕美酒与玄武门,这个遗憾和弱点伴随了他终身。
“现在你知道了吧,李世民当初为什么硬要看史官怎么记录他的一日起居,史官不给他看,他就要将史官撤职或者斩首示众。这一切都和他的心理阴影有关。”她的QQ上传来了这样一则消息。
“只是这样,他更不应该把玄武门之变记于史册,这不是在抹黑他自己吗?”我回复了一句。
那一边久久没有回应……
不知过了多久,对面才发了一个小视频过来,录的应该是他试着讲玄武门之变的全部内容,他旁征博引,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这多少有点顾左右而言他的意思。
我索性不去理他,自己准备自己的,他却开始频繁发消息。
“他这样做既是让自己的内心平衡,又堵住了天下攸攸之口,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兄弟,如果不提,反倒显得不光明磊落,原原本本地记录出来也能让真正做过这件事的自己彻底放心。”
“虽然按照这本书上所述情形,李世民完全没有杀李建成的意思。而是当了弟弟的替死鬼,这种情形,说也没有用。公布了这些反而会让百姓觉得,这是为了稳固民心说的一句假话。解释就是掩饰,要想完成宏图伟业,只能让一些秘密雪藏起来不为人知。这就是所有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我虽然喜欢李元婴的画,但是他的母亲也参与了与太子和齐王对秦王的构陷;我虽然喜欢秦王的勇气胆识,只是他对于亲人的所作所为我无法原谅,只是他们生于古代,又能要求他们什么呢?”隔着屏幕,我似乎都可以听得到他的叹息之声。
“也许,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活在这个时代吧,只是每本书都有每本书的说法,是真是假,我们又怎么能知道呢?”我问。
“真的也好,假的也好,人心难测,最重要的就是平安顺遂。”他含含糊糊地回答“思前想后我还是不太适合讲这个题材,所以我就把机会给了另外一个同学,加油,好好表现,魏雨荻。”
他从前都是叫小荻的,今天居然直呼其名,莫非。
我想起了我的祖先,族谱里面好像出现过一个名叫魏征的名臣,他曾经是李建成的手下后来归顺了李世民。他把这本书送给我,莫非,莫非……
我看了看书脊上的作者名字——李志,正是李君遥的父亲!
我想问李君遥什么,想了想还是作罢,随便回了一句
“那李唐王朝诸位皇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位呢?”
我本以为他要说李建成或者是李世民其中一个,可是他却说,自己还是蛮喜欢李素节的,熟读诗经楚辞,如果母亲没有参与后宫争斗,李素节应该是绝佳的帝王之才,只是命运所限,身不由己。
多么希望他只是一位普通百姓,多么希望……希望他生存在自己诗词的世界里,永不醒来。
看到他喜欢李素节,我有些疑惑了
明明和玄武门没有关系,却还是千丝万缕;明明想当个文人,,却还是逃脱不了命运沉浮。
我对这个李君遥越来越有兴趣了,莫非……
我有些想法,还是克制住了,也许,他只是碰巧姓李罢了。
只是,会那么巧吗?
天上的星星似乎想要作答,却又笑而不语。
一切都等待日后再进行评说了……
不过他说的一句话,我倒是记住了。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人生一世,常常会有很多事不得已,凭危知恸,才能让自己吸取教训,收获圆满。”
我将本子合上,看向外面群星闪耀的天空。
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吧。
(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