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习惯的力量(新版)》
作者:(美)查尔斯·都希格
听播客被安利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看完前言和第一章部分内容,作者文字风格不拖沓,叙述有层次,脉络也很清晰,很多观点很有启发性,决定继续读下去。
我们的很多行为,包括思考方式、行动方式等,其实大多时候受习惯驱使,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习惯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形态的差异。了解习惯运行的机制,将有助于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
虽然每种习惯的影响相对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吃饭时点的菜,每天晚上对孩子们说的话,你是储蓄还是消费,锻炼的频率,以及你的思维组织与日常工作安排,对你的健康、工作效率、经济保障以及幸福都会有巨大的影响。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虽然积重难返,但了解习惯形成的链路,习惯的运作方式,就相当于有了工具的说明书。有了说明书的辅助,工具使用也会更得心应手。当然,改变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花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反复练习、需要付出心力。改变是可能发生的,这件事本身就充满希望。
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人的大脑中心,有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块,这是一个由细胞组成的椭圆形组织,叫做基底核。
基底核是回忆行为模式以及依此行动的核心,换言之,基底核甚至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都在存储生物的习惯。
作者通过老鼠走迷宫的实验,发现了习惯运作的规律。一旦熟悉路线,老鼠走迷宫形成一种习惯,此时老鼠的行动不用大脑进行思考。这个过程被称为“组块化”,也就是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的过程,也是习惯形成的基础。
科学家发现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习惯是一种省力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是习惯驱使的,都是“不经大脑”就能完成的。
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
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习惯就形成了。习惯回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就是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除非新的惯常行为打破习惯回路,否则习惯模式会自动展开。
了解了习惯的运作原理,就可以通过影响或改变回路结构来调控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