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出生在2007年,幸运的是正是那几年绘本开始在中国大陆兴起热潮。
在没有绘本之前,我在书店买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些著名的童话书,希望能给女儿带来阅读的乐趣。可是,她好像对这些故事并不感兴趣。后来,在邻居的推荐下,我在附近的绘本书屋给她办了一张借书卡,这才开始接触到绘本。
当时很多人都不清楚绘本是什么,绘本的魅力何在,以及亲子阅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乐趣和享受。
绘本,不仅仅是有图画的书。优秀的绘本作品画面精美,富有内涵,都是绘本大师们的精心手绘。每一幅画都讲究绘画的技巧和风格,每一幅画都能带来视觉的愉悦;文字简洁,生动有趣,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感。好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犹如给孩子的思维插上翱翔的翅膀。
初识绘本,不仅仅是女儿喜欢,我也更是要先睹为快。每天晚上的绘本共读是我们的“必修课”,也是我们专属的“幸福时光”。小的时候,她坐在我的怀里或是腿上,稍大点了我们就肩并肩靠在沙发上或是床头。有一段时间,她特别喜欢反复听同一个绘本,直到有一天惊讶地发现她已经背会了里面的内容。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
在共读的过程中,互动交流必不可少,但是并没有刻意地教她认字,也没有刻意地问她一些问题或者读后感。我们就是这样简单地打开书合上书,快乐地享受着。
女儿上小学之后,认识了不少字,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她识字了就停止亲子共读。只是觉得可以利用共读时间增进一些交流的机会,甚至是长大之后她每每想起小时候读书的情景都是温馨的,都充满了妈妈的味道。
小儿子的绘本启蒙可以从没出生算起。每天晚上他都在妈妈的肚子里和姐姐一起听故事。所以他的语言能力很超前,先学会说话才会走路。会说话之后嘴里就不停地天马行空地“自言自语”,不惊意间就扔出来几个令人震撼的词语。玩累了,他就自己坐下来拿本书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从图画里理解到的信息基本符合绘本内容。
关于亲子共读,我没有刻意做过什么,只是通过孩子的“耳朵”向他们传输一些感情充沛的丰富语言而已。
关于阅读的几个问题,这也是好多父母比较迷惑的,松居直老先生告诉您答案:
问题一:有些父母觉得从小就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为什么语文成绩依然一般般呢?
松居直说:有不少父母认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念图画书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早一点读书、识字,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无法轻松地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了最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欢乐。
所以孩子喜欢读书与语文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二:家长不喜欢、却希望孩子喜欢读书,该怎么解决?
一般而言,父母爱看书,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孩子自然会亲近书本,这就是耳濡目染。“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之后,孩子就会了解到书的世界是如此多姿多彩,而且深刻、有趣,享受到和看电视或漫画截然不同的充实感。也就是说先用积极的意志和行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进入书的世界”。
问题三:孩子已经高年级,不爱看书,现在培养他的读书习惯,会不会太迟?
确实迟了点。松居直说:“不读书对生命没有任何影响。”,“书本不是促进人类成长的唯一要素。”所以有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妈妈们也不必过分担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