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刻小集--《宋山画像石题记》

汉刻小集--《宋山画像石题记》

作者: 书之鲜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7:48 被阅读0次

    《宋山画像石题记》,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十二月刻,1980年出土于山东嘉祥县宋山村,又称《许安国祠堂题记》。

    《宋山画像石题记》,字新如初,刀近笔意,当先经书丹而后刻。从刀痕迹分析,有单面刀,多数是双面刀,和单双兼施。书风上极具天真烂漫之情趣。用笔朴实简捷,自由活泼,笔画瘦硬劲健,结体或纵或横,错落舒展,质朴自然。题刻以隶书为基本笔形,颇具楷行笔意,例如“辶”、“母”、“定”字的写法,已接近楷书笔画。如点画笔势加长,以点代撇。又如“被”、“柜”二字的撇笔,还代替了捺笔,如“牧”、“来”、“天”字。横笔收笔处很少出锋挑波,多是急收重按,如“十”、“可”、“文”、“不”字横笔。撇笔处不是回笔收锋,而是顺笔出锋。钩笔不是弯曲挑锋,而是顿笔踢起。很显然,所谓楷书八法,在这里已初具规模。(节选自《书法》杂志)

    《宋山画像石题记》刻于桓帝时期,正是隶书艺术发展的鼎盛阶段。同时期的《乙瑛》(153年)、《礼器》(156年)、《张景》(159年)、《华山》(165年)、《史晨》(169年),无一不是用笔周到,波挑分明,结体严谨,与此刻书风大相径庭。原因何在:

    一、东汉末年的隶书中,不仅存在着波挑笔画突出的典型隶书,还存在与它并行发展成序列的无波挑隶书。这种隶书用笔简捷,笔画朴实,结体自然,主要存在于民间,是民间书手平常使用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隶书书法。

    二、东汉末年是章草大盛的时期,而题记中出现的草隶笔法,是与章草不同的行草写法。这表明,草隶不仅有章草和行草隶之分,二者在东汉时期还有共存关系。(节选自《书法》杂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刻小集--《宋山画像石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u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