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于五月十一日午夜)
终于,轮到我返校了,就在明天!爸爸会开车送我去学校,免除了自己坐高铁的忧虑。
和一般的同学还有那么点不一样,自去年九月初离开学校,我只在一月里花十分钟时间回宿舍放了个行李箱而已,然后就到现在了。
很想念她呢。
记忆中,每次开学前一晚都是个不眠之夜,今晚依旧如此。中学时期是为了补作业,现在又是为了什么呢?
算了一算,今天已经是在家的第114天,将近四个月了,印象里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在家待得这样久过。
初中开始上寄宿制学校,寒暑假不过20余天,就连高考完的假期都没这么长。大学以后的寒暑假固定是六周,42天,期间我还要出去玩。
直觉告诉我,以后也不会在家待得比这次更久了。(可能也就是陪伴家人时间最长的一次了,从这方面来看,倒也有好处。)
已经处于研二下学期,并且这个学期已经过半,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都在找实习,为找工作做准备,我最近也被拉进好些个招聘类群聊,然而,我好像并没有真正地做好准备。
不止这一件事情,还有好几件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事情我都没有做好。
昨天一个朋友找我聊天,没聊几句我就知道我们是同病相怜,什么病呢?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说白了还是拖延症造成的结果,内心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却始终完成不了制定好的计划,所以总是达不到对自己的要求。
白天注意力被各种琐事吸引而无心学习,到了晚上又因虚度时光而感到懊悔,焦虑地睡不着觉,于是熬夜熬到眼皮抬不起来才沉沉睡去,结果就是早上又起不来,就算起来了也情绪不佳、意志低沉,如此恶性循坏永无止境。
为什么今晚做好了“不眠”的准备,那还不是因为有的事情拖到不能再拖了嘛,终究想赶在离开家之前完成,然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迎接校园新生活。
(写于五月十二日晚)
啊哈,现在的我已经坐在了宿舍里,陌生又熟悉的感觉。离开时床上铺着凉席,回来后接着用凉席,似乎不曾经历过这个冬天。
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疫情影响,我们才在家待了这么久,而我们在家待到无聊的同时,那些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人早已疲惫不堪。现在能够陆续返校,多亏了他们的付出,得倍加珍惜这个机会才是啊!
下午导师和我们年级几个已经返校的同学碰面开了个会,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度,作出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安排。不得不说这个会开得相当及时,让我瞬间从“假期心态”转换为“校园心态”。
emmm,我的行李堆了满宿舍,得去收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