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表达也得看具体的局限,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单独点出来,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
上一篇文章提到,晏殊是根据自己已经认知到的局限做出了选择,这选择的最终落定需要太后的“配合”,所以接下来的一场戏就演绎了太后是如何“配合”晏殊成就了他的选择的。
先看剧本台词:
01 02 03 04执国便如执秤,不过是以公而求平,不平则不稳,不稳乃是国之首祸,是以,吾为这一平字,须得取舍。
太后刘娥这话是当着手底下一众高官说的,场面事上要说场面话,这就像公司领导当众讲话一样,所说的话不一定跟实际情况切实相关,也不一定包含什么有用的内容,但听起来一定要漂亮,一定要让底下听的人觉得领导大气,是为大局着想。
(此刻,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了姜文老师喊出来的那一句话: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的公平!)
姜文《让子弹飞》(图片来自网络)有时候人讲出来的话讲话者自己信不信都得两说,这是常有的真实情况,毕竟语言只是达成目的工具,这工具的使用得看具体的场景,跟自家人讲话与跟外人讲话,变化的不仅仅是内容,还包括语音语调。
话到此处,我觉得有必要让柯里昂教父站出来重申一遍人际交往当中的一个暗黑法则:
马龙·白兰度《教父》(图片来自网络)别让外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说完讲话也要注意局限,再说说刘太后这话的内容本身。
大多数情况下,居上位者的确不在乎居下位者个体的利益得失的,要保证整艘大船不沉,各部位的平衡是关键,有利于平衡的公平才可称得上公平,不利于平衡的公平那都不叫公平,历史的车轮不关心个人的主观愿望,只承载那符合了车轮尺寸的器具材质。
刘太后是成熟的政治家,是竞争的胜出者,顺应规律办事已经是经过千百般锤炼刻到骨子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