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清除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七句】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圣人)生万物养万物,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为而不自恃其能,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做最高级的道德。
但是,如果只是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难免觉得云里雾里。不过,当你听了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穆勒《论自由》里的一段话,或许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2、
约翰•穆勒说,这里先打断一下。
由于国外的语言以及思想体系与中国有不小的差别,尤其是哲学一类著作,大多数为了言词的准确性,而放弃了文字的形象性。因而往往用抽象的条布,将活生生的思想缠裹成了文字僵尸,让人望而生厌。
所以下面的一段原文,如果你的觉得嚼而不烂,通而不顺。那么可以选择略过,直接看我的简易翻译即可。原文如下:
凡一切聪明事物或高贵事物的发端总是也必是出自一些个人,并且最初总是也必是出自某一个个人,一般人的令誉和光荣就在他能跟随那个发端;就在他能够从内心对那些聪明和高贵的事物有所反应,并且睁着眼睛被引向它们。我并不是在鼓吹那种“英雄崇拜”,奖励有天才的强者以强力抓住世界的统治,使世界不顾自身而唯他之命是听。他所能要求的一切——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至于强迫他人走上那条道路的权力,那不仅与一切他人的自由和发展相矛盾,而且对这个强者自己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①
我的简易翻译如下:
凡是一切美好高贵的事物,发端总是出自某一些人,甚至是出自某一个人。而群众自然会被这个发端所吸引并且以追随它为荣,我绝非在鼓吹“英雄崇拜”,鼓吹强者应该以强力统治世界,使所有人都变成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奴隶。强者所能要求的一切权力,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如果强者强迫我们走上那条道路,不仅违背了我们选择的自由,而且这种权利对于强者本身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甚至堕落成魔。
3、
看完上面一段话之后,是否有一种隐隐的说不出来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没错,这其实完全可以看成是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英文版本。其实从根本上说,圣人对其他人的“始”、“有”和“恃”,是一种越界的行为。
说的严重一点,就是一种越权的行为。
所以严复在1903年翻译《论自由》一书时,直接将其定名为《群己权界论》,可谓见解超凡,直取本质。
4、
所以,一个圣人如果“生而有,为而恃,长而宰”。那么他就不是圣人,而是独夫,不是佛,而是魔。佛教里为什么会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说法呢?其实在一个人没有能力的时候,你是分别不出对方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是佛还是魔的。简而言之:
当你有能力作恶的时候,选择不作恶,这就叫一念成佛;当你有能力作恶的时候,选择了作恶,这就叫一念成魔。
当然,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其实从政府的功能上看也是如此。
5、
我们举个例子:
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影响政治,其实不一定,政治同样对经济的衰退和繁荣有着决定性影响。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在《暴力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发布了一项详细的调查,他综合研究了1960年到2000年期间——全世界27个富裕国家和44个穷困国家的经济增长规律,发现:
那些人均收入在2万美元以上的非石油富国(27个),经济有84%的年份在保持增长,只有16%的年份是衰退的;而那些人均收入在300到2000美元的穷国(44个),经济只有56%的年份在保持增长,衰退的年份高达44%。
也就是说,富国的经济增长是比较有连续性的,而穷国的经济增长是断断续续的,甚至有大量的年份当中处于经济衰退的泥潭。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穷国的经济会是这个样子?
是因为穷国的人笨、懒或者没有资源吗?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是:
穷国缺乏良好的社会秩序。
没错,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对未来有良好的心理预期,人们对未来没有良好的心理预期,怎么可能激活社会的经济?换句话说,没有良好的政治秩序,就没有持续的经济繁荣。
说句题外话,其实这个道理放到家庭上也是同理,很多夫妻在生活中经常冷战、吵架、怒目相向,甚至动手或者摔东西,把家庭生活硬生生演成了战争电视剧,却天天揪着孩子的耳朵警告说:
“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是,他们却很少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秩序吗?自己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对未来的预期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本质上都是一种痴心和妄念。
6、
好,言归正题,于是第二个问题又来了:
有了良好的政治秩序,一个国家就必定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吗?
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这个国家的政府贪得无厌,杀鸡取卵——不维护基本的产权和契约——强行从社会上征收财富,那么必然会打消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引发经济衰退;也或者这个国家的政府软弱无能,从鸡的身上取不到足够的“卵”——只能维护着不合理的产权和契约——要么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要么从不该征税的人身上“拔毛”,比如底层老百姓,那么也必然会抑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看见了吧?也就是说:
“国家的存在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②”
没错,这就是经济学界著名的“诺斯悖论”,也叫“国家悖论”。
7、
通俗的讲就是,在经济领域里,政府既可以扮演好人,同时也可以做坏人。而且政府往往是从做好人开始,最后堕落成坏人结束。
原因在哪里?
原因就在于统治集团的成员们往往从“坐稳江山”之后,开始自恃有功,觉得自己抛家舍业,抛头颅洒热血,就应该多贪多占,于是不断地突破规则和底线,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资源圈,以维护长久的荣华富贵。
渐渐地,他们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他们付出的“自愿性”和“应该性”,反而居功自傲,居高临下,以“感恩戴德”的心态要求人民,最终,自然会走向历史的反面。
所以老子才会提醒道: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参考资料】:
1、约翰·穆勒《论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2、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三章》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