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易经》包含理、象、数,现在流行的基本上是沿用了孔老夫子的做法 阐述《易经》里面的微言大义……
于是,很多人在学习《易经》的时候就纠结了,到底我是学理?还是学象数呢?
理,顾名思义就是道理,就是一种规律,属于哲学范畴,思考人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象和数在古人那里通常用占筮的方式来解释,你总不能苛求那个时候用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来做吧!于是,到现代的时候,基本上被打成“迷信”……
尽管如此,诚可理解!
其实,不要把这个东西披上神秘的外衣,事实是比较简单的,只是人想复杂了……
象:现象、表象、类象之意,是直接描述其形状,所见所闻所感,喻以表象。
比如,我们描述水,就是无色、无味、常温下是液体。
数:表象下面的本质,就是为什么有这个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不容易揭示的,潜在表象下面的东西!
比如,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分子间有间距,有键能……
不容易理解吧,难以置信吧,这个发现不过几百年时间,而这揭示到水的本原了吗?没有,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弹没有爆炸之前,你可以想象原子能如此恐怖吗?
先知佛陀在《毘尼日用》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几乎没有几个相信直到今天……
关于这个象数关系,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录音带,是录音用的它能录音,其中有很多原理;录音带的样子、大小以及它还会放出声音,就是它的象;这个录音带若干分钟可以录音,有若干长,若干宽,就是它的数。
总而言之,理、象、数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理比较浅显明白,而象数理解起来真的不易……
2020年4月19日我们将迎来谷雨节气,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谷雨在春夏之交,斗柄指向东南,有“谷得雨而生”之意,虽然月令还在辰月,但与清明相比,土气加重,戊土当权。
传统历法以及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蕴含着深厚思想内涵和历史积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