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媒体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打法

新媒体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打法

作者: Lee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00:45 被阅读0次

@认知 @方法or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政治特征

  • 第一, 声音极为分散。
    • 发声的成本与发声的人数成反比。社交媒体使得发声成本变得如此之低,于是有能力发声的人变得空前的多。
    • 一部政治史就是发声人群逐步扩大的历史。古代只有贵族能发声,后来有产者也能发声,再后来专业技能人士也能发声,再后来妇女也能发声,最后是所有成年人理论上都能发声,实际上则是通过一层层的代表替他们发声。
    • 今天通过社交互联网,每个有手机和社交媒体账号的人都能直接发声,发声群体空前扩张,不再需要代表来中介。每个人都在抢话,抢着说别人没说到的话,如果别人都说过了,那么就抢着把它说得更坚决。于是在任何重要议题上,都创造了完整且强烈的意见光谱,从最左到最右都有。在任何问题上都无法形成共识,因为没有谁有能力整合整个舆论场。
  • 第二, 事实既重要,又不是绝对重要。
    • 事实当然是重要的,因为社会总的来说还愿意相信事实是一切的基础,偏离事实太远太久,空中楼阁总要垮塌。
    • 但事实又不总是绝对重要的,因为事实从来不绝对,公认为事实的东西,总是以社会共识为前提。如果社会在一切问题上都不存在共识,也不存在寻求共识的默契,那么事实也就不存在了。
    • 任何一件事,只要有人愿意,就有能力把水搅浑,而社会这么大,总有人愿意搅这浑水。社交媒体上所有重要问题,都是今天一个定论,明天一个翻转,后天再翻转回来。没有锚以后,社会表面上是一个社会,其实是并排的无数回音壁,各在各的回音壁里,听各自的回音。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 第三,极端永存。
    • 极端永存,因为无论多极端的声音,在社交媒体的无尽散沙化空间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回音壁。你从朋友那里所学到的,其实是从朋友那里辗转回来的你自己的看法。
    • 空间那么大,人那么多,无论多小的线索,都能凭空聚合出足够丰盛的土壤,自我供养。传统社会中,边缘声音会枯萎死掉,社交媒体时代的边缘声音永保健康。无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成本高低不同。
  • 第四,一切皆站队。
    • 社交媒体是直接媒体,扫荡中介,一方面让你与其他人直接相对,另一方面因为这种直接相对,所有互动方式聚拢成一种,就是投票。
    • 投票表面上投别人,实际上是投自己,动员与自我动员融为一炉。明星崇拜叫作饭圈,不同的饭圈之间必须要battle。销售不叫销售叫带货,买卖成为依附于网红与“粉丝”之间情感互动的附带行为。
    • 基于真实的或表演出来的情感,用动员体制聚拢商业、文化、社交中的林林总总,因此将一切都抹上一层,或深或浅的政治色彩。不要说你不讲政治,站队就是政治。哪个饭圈不站队?

新媒体时代政治的打法

  • 第一,稳住基本盘,远比争取对立面重要。
    • 社交媒体时代,政治动力学的关键是寻找同路人,而不是争取敌人。能把敌人争取过来固然好,但这事太难,成本太高。转化一个敌人,远远没有寻找一个朋友成本低。社交媒体空间多有利于找到朋友,就有多不利于转化敌人。更何况,就算能转化一个敌人,很可能同时会创造新的敌人。
    • 社交媒体空间的极度碎片化,使得你哪怕只是轻轻调整下站姿,就会要么左边要么右边,碰到另一群已经设定好站姿的人们。得一人,失两人,不符合社交媒体时代的动力学。明星不能动人设,也是这个原因。
    • 所以,社交媒体时代,最重要的是创建并稳住基本盘,有基本盘的玩家不会被真正打倒。
  • 第二,别想着团结大多数,团结大多数的结果,就是谁也团结不了。
    • 团结大多数,今天的名字叫作投机,四面八方左中右的批评会呼啸而至。你无力反驳,因为你去团结大多数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像投机,听起来像投机,闻起来也像投机,你就是在投机。
    • 在不同意见多如牛毛,且每个意见都在强力搏出位的时代,做坏事都可能有人给你说话,唯独投机绝对没人为你说话。
  • 第三,人设宁鲁棒(robust)勿完美。
    • 鲁棒的意思就是反脆弱,经得起打击。没人经得起全方位人肉。但只要你想出头,则一定有全方位无差别的人肉攻击在前方等着你,全民皆侦探,翻你历史旧账,追溯还没有时效。
    • 面对这场炼狱,你赢是赢不了的,躲是躲不开的,关键是能抗得住。抗打击是第一位的,还因为只要你不倒下,肯定会有一天轮到你赢,因为同样的炼狱在等着你的每一个敌人。
    • 什么是鲁棒:一技有特长,浑身是破绽,就是鲁棒。你把人设定在白莲花,那就一点不鲁棒,一粒微尘都能打垮你,因为你不能有瑕疵。你的人设要是定成我撒谎,我贪财,我好色,但我就是要让美国重新强大起来,那就没什么能击倒你,却有可能遇到那些把你抬上铁王座的人民。
  • 第四,绝不能认错。
    • 抗住的第一大要素就是绝不认错,哪怕明明白白是你错。
    • 不认错就总还有得救,总有一天能等到剧情反转。哪怕做错被抓现行,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就算压力好似泰山压顶,你也要坚信它退潮只需要7秒钟。因为它退潮的确只需7秒钟,人们的记忆力就只有7秒钟。忍忍就过去。
    • 但如果你自己认错,那就绝对没得救。认错不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是一个人。铁粉表面上支持你,实际上支持他自己制造的那个你,你认错就是你背叛铁粉。你背叛他们,他们就抛弃你。没有铁粉,你什么都不是。
  • 第五,发声权要完整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 如果你被断章取义被歪曲本意之后再去纠正,晚了,印象已经刻板,群众已经翻篇。他们已经放下,只有你自己无法放下,但又能向谁去诉说?谁耐烦听呢?所以,自己想说的话要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说,不要让中间商赚差价。
    • 说的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个痛快,但要注意一次只说一个点,群众情绪和注意力的最大公约数只能消化一个点,你别说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找平衡点远远没有让铁粉清爽来得重要。
  • 最后,享受混乱,享受当下。
    • 享受当下和享受混乱本来是两件事,但现在是一回事。高度碎片化,极端永存,无意也无法寻求妥协和共识,在这种生态中,团结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团结。权力的碎片化与声音的碎片化,相伴而来。
    • 以美国为例,执政者推行政策无法再期待,也因此根本就不去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因此是机会主义地执政。这批评对其反对者同样成立,反对同样也是出自机会主义。执政者发生交替之时,预测新来者政策的最好指针,就是他会颠覆刚下台那位的政策。
    • 如果说特朗普有什么政策逻辑,那就是反奥巴马;假如美国人选出的下一个总统来自民主党,那预测他有什么政策很简单,就是反特朗普之道而行之。融断复融断,来回翻烧饼。这最终推出一个悖论:所有人都想上台,但上台的那位不大会有好下场。

摘自 王烁 30天认知训练营·2020 :新媒体政治10大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媒体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打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kd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