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云居轩首页投稿
从《后赤壁赋》看人生

从《后赤壁赋》看人生

作者: me_盐五言六 | 来源:发表于2020-08-31 23:44 被阅读0次

文/盐五言六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如果你也喜欢古文,又有耐心细细品读上文苏轼的《后赤壁赋》,就能感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前赤壁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高气爽,让人感觉豪气干云,明朗清亮。《后赤壁赋》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日深藏,显得意境迷离恍惚,玄妙莫测。

苏轼一个人爬上赤壁断崖,黑夜里攀着树枝登上怪石,看到了深不可测的江水。这是他人生路的开创阶段吧,独自努力,不怕困难,在荆棘丛中奋勇攀登。

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往高处的梦想,都有挥汗如雨的拼搏时刻,一路努力,一路憧憬。心之向往的东西谁不想看看呢?

苏轼到了一定高度看到了什么?他眼前是深不可测的江水,他看到了一个莫之所以的世界,终于忍不住长啸一声。我们能清楚地告感知到苏轼内心的迷茫,惶恐,不知所措。他看不清自己为之努力的结果,他无法接受这种模糊的、无法琢磨的前途。

你有过这样的心境吗?

努力学习后,进入的大学不够满意,学习的专业跟自己所期望的大相径庭。终于大学毕业后,工作岗位上暗剑频频,看不惯违背自己观念的事儿,感觉社会并不是学校里老师教的那么美好。辛辛苦苦培养孩子,结果发现孩子不懂得感恩,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真诚热情地对待身边的人,却发现人家不屑一顾,还在背后取笑自己是傻帽………

你能接受吗?

苏轼的长啸一声,不就是我们失望时的垂头丧气,痛哭流涕,甚至捶胸顿足。自然界回应苏轼的是各种恐怖的景象: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是的,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长啸”而有所好转,周围人不会因为我们的声嘶力竭而温柔顺从。相反的,会让我们感觉更加害怕,更加孤独,无所适从。

苏轼被迫回到小舟里,随流飘荡。这是苏轼人生遭遇的写照,他此时正被贬黄州,空有一身才华,怀才不遇的落寞,漫漫人生路没有盼头,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你的生活遭遇不测,如果你心里委屈无处发泄,如果你悲愤交加,如果你无法理解周围的人事,如果你感觉前路迷茫……不如先停下来吧,让无处安放的心,在水面上荡漾一段时间,不计较方向,不抱怨,不自责,不要想将来,闭着眼睛,就这么荡漾着…漂流着……什么都不介于怀,顺其自然吧!

让心灵从纷扰中挣脱,获得宁静。

或许你会跟苏轼一样,遇到不可捉摸的仙鹤,缥缈而神秘,跟仙人对话,空灵清澈,最终以自我超越的心态,继续游戏人间。

不怕黑,不怕暗,不怕险,不怕恶……

生活依旧。

苏轼后来的回归朝廷,后来的伟大成就,不正是生活依旧后的辉煌吗?

人生路上,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打倒,相信未来,依然可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后赤壁赋》看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km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