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刷到这组图片,这是一位单亲妈妈,在老家过完年,要回外地打工了。临行前,7岁的儿子扒拉着车门不让她走,嘴里哭喊着“你不能这样对我!” ,哭声中充满了孩子世界里的愤怒和绝望。
类似的画面,每年都在上演,每刻都在上演...
为什么要分离?
因为工作?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要努力工作,可上班,加班,出差,还有所谓的应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工作,留给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还是因为工作,小地方工作机会太少,工资实在太低,为了生计只好背井离乡去到大城市打拼。赚的是多了,但也不足以负担孩子在大城市的生活和学习,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心想着等自己努力赚更多了,就把孩子接过来一生活,当然也有人根本就没这么打算过。
理由有千千万万种,但父母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孩子,爸爸妈妈想让你过得更好一些”。“孩子,爸爸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真的会更好一些吗?这所谓的好会体现在哪方面呢?离开时是否有想过孩子真的会因为小,而对这样的分离隔天就忘吗?做决定的时候,问过孩子的意见吗?还要给孩子上上道德的枷锁,真的合适吗?
一个朋友曾和我分享了她的故事:
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公公在老家脚崴了,行动不便,一直在广州帮忙照顾女儿的婆婆不得不回老家帮忙,而自己和老公平时工作都很忙,婆婆一走女儿根本没人照顾。无奈之下,只好将女儿送回自己的老家托妈妈帮忙照顾一段时间。
起初女儿也是拒绝的,分离时的画面“惨不忍睹”,虽然女儿很快适应了离开爸爸妈妈的生活,但自那以后女儿的安全感明显下降,只要父母离开一小会,女儿都会哭得歇斯底里,用她还不清楚的发音哭喊着“不要,不要”。
朋友特别特别地后悔,孩子的安全感一旦缺失,是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建立。她说如果时间再重来一次,她宁愿请假甚至辞职,都绝不会女儿离开自己这么长时间。
另一位朋友的故事与之类似:
因为工作原因,她需要经常出差,常常好几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待一两天又不得不拉着行李箱离开了。复出工作时,儿子才六个月,正是慢慢认人,慢慢有依赖习惯的年龄。
有一次朋友哭着和我说:“我出差回去后,儿子都不认我了,甚至都不要我抱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拒绝的陌生人一样...”。
她也怀疑过这样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也犹豫过要不要辞职来陪孩子,毕竟钱不够可以想办法赚,可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就真的错过了...
即便是孩子再小,他都能感受得到分离,对他而言,分离可能是熟悉的人不见了,可能是熟悉的味道不见了,可能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甚至是绝望和痛苦,明明是喜欢爸爸妈妈在一起快乐的生活,为什么这种快乐就要结束了?…
再回过头来看上面的照片,孩子痛苦万分,用尽全身力气想要妈妈留下,可老人脸上却带着笑容,分明是无法理解孩子内心的绝望,却像是在笑他的孩子气。
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无奈的分离,作为父母,我们至少要对孩子的情感感同身受,并且尊重。也许相比于生活在“分离保护”之下,孩子们更愿意和父母一起“同甘共苦”,也许相比于“有钱”的生活,孩子们更希望有父母陪伴的生活。
孩子的成长,父母不容错过;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用心的陪伴,而父母的成功即使再大,都弥补不了孩子成长的缺失和教育的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