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识》读书笔记

《见识》读书笔记

作者: 新_d4fb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11:23 被阅读0次

        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度的okr(内容是要6本书,并形成读书笔记),最近段段续续的把吴军老师的《见识》读完了,所以在这里,我把这些对我有启发的和自己的想法纪录下来: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自己

        对于年轻人来讲,对自己的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投资花大量金钱投资自己学习的大有在,真正坚持下来的又几个?回首2月3月的学习劲,在看看现在懒散的自己。总结出:自律的人才会有成长。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是喜欢减少,喜欢活的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违背了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机会

        1、捡芝麻和捡西瓜:如何利用未来有限的10000个小时尽可能提高自己?

        作为产品经理,日常工作除了需求的调研和需求文档的输出,还掺和了不少事务性工作。看似一天到晚的忙来忙去,却换不来自己的高质量的成果输出。书中,有一针见血地说明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唯一能控制的就是 “少做一点事情”。

        2、“少即是多”的原则

        选择多,不仅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根据“二八定律”, 最重要的事情不多,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于重点,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如:乔布斯的设计理念就是少即是多。

        因为少了就不可能有选择的!你看苹果的产品其实就不给用户提供什么选项,可是它却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很多“果粉”追捧。

        所以,适度的选择,不仅简单有效,且给我们自由;但是过多的选择往往会适得其反。“什么都关注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关注。”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重要的事情上,生活也会简单有效很多。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简单的努力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也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跑完全程,在这个过程中,后来居上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如果中途放弃,那么赢在起跑线又有何用,相比于大多数人关注的起跑线,聪明人更应该关注的是玻璃心,一旦玻璃心养成,一辈子都是大问题,即使赢在起跑线也不能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总是那些拥有强大心脏并且自律的人,即使跌倒了,也能不断爬起来继续跑。

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让我想到了一个牙膏的故事: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会雀跃万分。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会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一个经理提出: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 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置之于后,应该将脑袋打开1mm,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也许一个新的创见,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示。(创新的本质是1-1.1)

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没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所以,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1、不做伪工作者

        先来清晰定义什么是伪工作者。每天在公司很忙,却没有对公司的发展产生效用,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就是伪工作者。作为工作者,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工作队列中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2、 做好最后的1%

        很多事情我们已经完成了99%,却懒得完成最后的1%。其实很多人以为少做最后一步也无关紧要,但是最后事情的质量大打折扣。而这最后一步能决定你是否能在北上广买上房,甚至决定你最后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

        3、 一万小时的4个误区及破法

        简单重复。从事低层次的重复工作。习惯性失败。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还脸皮薄,不好意思请教。林黛玉式的困境。在自己的世界精进,对外界所知很少,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差。狗熊掰棒子。积累效应。

       如何走出这四个误区?确立愿景,目标,道路。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在工作中,最有效的方法也常常是简单的。

        吴军:悟道的关键在于勤于思考!热闹的背后大多是虚无,探寻本质才是明智之举!

        以上摘取只是对我而言影响较大的部分,很多地方思考还不够深刻。如果你对本书感兴趣,可以通过阅读一探究竟!

相关文章

  • 3-07 三七第十周读书笔记

    《见识》读书笔记 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

  • 见识读书笔记10——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破...

  • 《见识》读书笔记

    前言 关于命运: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你在大街上被人扇了一个耳光,打脸,你会怎么反应? 一巴掌扇回去 认怂,捂着脸...

  • 见识-读书笔记

    西瓜与芝麻:善于选择,优先完成重要的事,将自身从无效率的忙碌中解脱出来。跳出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来判定一件事情重要...

  • 《见识》读书笔记

    作者:吴军 分享人,洪岩 主要笔记心得 如何提高见识: 一,掌握多角度思维方法,以增加能力 二人生做减法,以提高效...

  • 《见识》读书笔记

    《见识》是一本关于个人精进的书,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这位智者,相见恨晚。 书的前半部分讲抽象的的“命...

  • 《见识》读书笔记

    最近读的吴军老师的《见识》。吴军老师提到的“什么是命”很发人深思。所谓的命,从表面上看,我们往往认为是一个人...

  • 《见识》读书笔记

    早年纵贯线乐队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得到对当代年轻人的意义亦不可估量,至少构成我现阶段价值判断的基础都来自于...

  • 《见识》读书笔记

    第8章 金钱观 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绝不假装清高,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

  • 《见识》读书笔记

    之前断断续续听过很多期吴军老师在得到上的专栏《硅谷来信》分享的内容,包括教育、职场、投资、个人成长等等多个话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识》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qn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