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相识已有五年之久,最开始是看到同事在简书上写文章,记录自己契而不舍的努力点滴,甚为佩服。
自己那时小儿刚怀孕,想到用简书来记录自己的孕期每一天。但是被强烈的孕反打断。因为孕反,甚至在医院里住了许久,在医院里还遇到好几个同样因孕反住院的妈妈们,一个6人间,超过一半的反应剧烈的妈妈们,互相鼓励。
小儿出生后,开始记录每日想和儿子们说的话,坚持着日更,一更就是100多天。只是突如而来的疫情,关注的事情再次转向每日关注疫情,关注上班方式,关注孩子们的上学,再次断更。这一断更,就有些自暴自弃不想继续。
接着又日更了几日,大儿上小学,大儿刚上小学极度不适应,每日面对大儿不知所措,再次断更。
经常说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经过时间的洗礼,很多事情确实在改变。也或许是一天天点滴的坚持努力,也或许是心态的改变,更多的可能还是期望的改变,又开始进行日更挑战,一挑战就是二百多天,眼看就要突破三百天大关。过了三百天,也就快一年了吧,到满日更一年时,大儿也恰好要升入三年级。
如今,每次打开简书,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这24小时,思考这二十四小时有什么值得写。从一开始的这就是流水账吧,渐渐开始因为有了日更这件事情,开始观察世界。复苏的春季,热情的夏季,丰收的秋季,雪白的冬季。开始关注车水马龙的大街,开始留心每日送大儿上学的路上,那条路上因为有一个纪念馆,那条路的繁荣见证着旅游的繁荣。旅游最旺的时候,那条路上的旅游大巴车来了一辆又一辆,一辆又一辆挨着就像一条长长的火车。那条路上也有一所中学,看见高考报名,高考,还有不久之后的中考。高考的门外,充满着各种传单,报志愿的,宣传出国学习的,还有复读的。总有一个适合你。那条路上因为有着明确的寒暑假,两所学校门口在假期还做为核算检测工作的点。一路知春秋,说的就是这条路吧。
因为要日更,关注着这条路的兴衰,也记录着儿子的点滴,每天看着儿子感觉他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依然学习注意力不好,容易冲动,爱哭,神经脆弱。但是看着两百天前大儿表现,进步很大,他自己也在做着最大的努力。
我与简书的故事在持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