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段感情让我痛苦不堪,它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段创伤。
她是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女人,给人的印象就是强势,我暂时想不到其他词汇来形容她。她独立、不漂亮、个子不高,生情缘于同居中的照料。我不喜欢做饭,每天晚上她都会做好饭一起吃;在生病时,她会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吃喝拉撒。
但随着她对感情的占有欲,她会翻手机、监控我的生活,任何生活上的事由她决定,时刻时刻不离开我,这些行为促使了我的逃离。她会跟她妈说自己的感情,然后她妈来跟我对质。在她们母女的眼中,我成为了忘恩负义、千夫所指的人。甚至曾经还上演过在马路上,一个跑一个追、被路人观看的戏码。结果只能各走各路……
这段情感中,我和她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在心理层面,也许这是一个自卑的男性在寻求一个母亲的爱,后因对方没有边界的爱而退缩。而对她,外在的独立与内心的依附形成了冲突,她无法处理好这种冲突,即表现为一种不安全感,才引发一系列的行为,最终逼死了这段感情。
一段时间后,当我再次审视这种关系并直面它时,自然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自我内心对情感的需求是什么,人格是否足够完善与成熟。这些虽然是记忆中的创伤,但一旦治愈,它便成为了一种财富,让自己更加清楚自己,了解自己。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大多跟我们从小的家庭有关系,我们总以为过去了,但真的,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影响我们的生活,包括从那之后的情感经历,让我过于理性,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一段关系。
与其逃避,不如面质!在不断的回忆与思考中,去反思自己的问题,自己的家庭,就这样,慢慢地,它会变淡,慢慢地,就会释然。
我们身边总是有很多人将自己藏得很深,不愿意打开内心去面对那深层的情感。这很正常,只要不影响其事业、生活的正常进行还好。但在关系层面有问题的人,大多都是自己出了问题,却不愿去面对。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自己的内心情感都没有处理好,是无法处理来访者的困惑的。可是还是有太多人意识到了,却不敢去面对。
每期心理咨询师三年计划班中,总有一些学员的内心不愿打开,最初他们都是带着改变自己帮助他人的信心来的,但到了个人体验时,由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创伤时过于痛苦,不愿去承受痛苦,于是他们将自己包裹起来,慢慢地偏移了正确的方向。
在个人体验,曾经深藏潜意识深处的痛苦被激发,这种童年创伤面对了,坚持度过去,就会慢慢被治愈。当自己的人格足够健全时,情感得到较好的处理,自己就成长了。这些曾经的创作转化了一种经历,成为一种优惠,让心理咨询师有更好的共情能力,更能理解来访者的情感。
人生难免有创伤,创伤被压抑起来,只会进入潜意识。你感觉不到,以为它过去了,但潜意识却在你无意中体现出来,呈现在你的人际、生活、工作、情感中,你根本察觉不到,只是总感觉人生为何如此事与愿违。
再痛苦的经历也是一种财富,再悲伤的故事也有一份希望。
愿我们终有一天,面对一切都可以笑谈风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