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项羽其人〉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项氏,名籍,字羽,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项羽其人勇猛好武,早年随叔父项梁带头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后项梁阵亡,又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然其为人刚愎自用,猜忌部下,在经年累月的楚汉之争中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自刎于乌江之上。
鸿门宴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其事〉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率先出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巨鹿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此一役中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最终带领诸侯义军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自此秦主力一概灭亡,项羽实际上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此一役便能看出项羽杰出的军事能力与突出的领导能力。
巨鹿之战《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楚)和刘邦(汉)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故事是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的。而汉王的逃脱恰恰印证了项羽其人的刚愎自用,可以说正是他的纵虎归山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此前项羽获得了数百次战斗的胜利,刘邦百战百败,但垓下一战却导致了项羽乌江自刎。公元前203年,梁地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项羽率军狙击了彭越后签“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所建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而张良、陈平却建议汉王撕毁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后发起偷袭。公元前202年,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诱降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刘邦也由固陵东进,项羽被迫向东南一路撤退,杀开一条血路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
垓下之战〈项羽其性〉
有勇无谋——稍微了解点历史便知道,项羽年少时便不爱读书,项羽的叔叔项梁让项羽读书习字,项羽却始终学无所获;项梁后教导项羽学剑,项羽又是心不在焉;项梁生气质问项羽,项羽说:“学书,只不过记人名姓而已;学剑不过能和一人搏斗;我要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只好教习项羽兵法。所以项羽最后在战术上无敌,但是在团队管理、战略布局、收揽人心上却严重不足,一味地宠信奸佞,而弃良臣于不顾,以致人心背离。
刚愎自用——项羽因为高傲自大犯下的错误简单比比皆是:愤恨田荣不救项梁,不分封田荣,导致田荣首先反叛;不听韩信劝谏,导致韩信弃楚从汉;杀掉战败来投的齐王田假,导致齐国再无软肋;陈平打下的司马卬再次反叛,项羽怪罪陈平,以致陈平逃亡归汉;不听范增劝谏,导致范增发病而死。光是这些兵将统领,就在项羽一路灭亡的路上出了不少的力。
楚汉之争项羽其人乃一代名将,但可攻未必可守,他的悲剧从一早就注定了。
(MilkCynthia)一个生活的冷静观察者,专注于有温度的原创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