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拥有三个基本的功能:思维、感受和需求,彼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当我们面对同样一个事情,如果我们的理解不一样,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情绪,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对应到3F法则里面,就分别是事实Fact,情绪Feeling,和意图Focus。
1、事实Fact
怎么识别对话中真正的事实?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不是我们的主观判断。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场景,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哪个是事实,哪个是判断。
昨天,我的老板冲我发火。(事实)
昨天,我的老板无缘无故冲我发火。(判断)
总结来说,事实的成立或者不成立,并不依赖于思考者认为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它就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火星上没有生命”就是一个事实,纵使突然间所有的人都认为火星上有生命,火星上也不会真的因此突然出现生命。而从形式上来说,事实不会包含有主观判断性质的形容词/名词,比如,用心、礼貌、老实、乐观、美丽、认真、高兴等等。
然后就是,怎么去判断这个事实的真假。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方向说下具体怎么去操作:
与自己的经验是否符合?
有没有数据支撑?
推导的过程有没有问题?
前提是不是真的?
所以,当我们倾听的时候,一定要先思考下,对方告诉我的事实是什么?这个事实是真实存在的吗?有没有客观的数据支持?有没有相关的证据说明?
2、情绪Feeling
人与人沟通的结论,有55%的影响来自身体语言,比如仪态、姿势、表情;有38%的影响来自说出来的语气,声调,速度;7%的影响来自实际说出来的内容。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去倾听情绪,很容易出现这种对牛弹琴,鸡同鸭讲的情形;就像下面的对话:
男:你生气了?
女:我不生气!
男:那就好。
女:。。。
瞬间被贴上直男标签,矛盾也就顺利升级了。
为了更好的识别对方的情绪,首先我们要看下,我们会有哪些基本的情绪,这里我给大家列出来总结到了下面:
快乐,语调升高,语气轻松,语速快
悲伤,语调低沉,伴随着叹气,语气沉重,语速慢
恐惧,语调升高,语气沉重,语速快
愤怒,语调升高,语气很重,就是平常说的很冲,语速快
厌恶,语调低沉,语气轻飘,语速快
惊讶,语调升高,语气沉重,语速快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复杂的,很多时候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比如恐惧的同时又很惊讶,但是识别出来基本的情绪还是对我们的沟通对话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你知道别人现在是处于悲伤的转态,这时候就要先把事情放下,安抚下对方的情绪,再看适不适合进一步沟通。
3、意图Focus
意图这里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别人要求你去做什么,我们称之为想要,一个是在这个动作背后,其实对方真实的痛点和需求是什么,我们称之为需要。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对方想跟你拿下销售人员的拜访次数的数据,这是想要,但当我们问一下拿这个数据去干吗,才发现对方是想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还有哪些人员没下市场,于是你只需要把没下市场的名单给他就好了,不用捞一堆数据给他,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所以意图这里,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去倾听,对方要你做什么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开拓我们的思路,给对方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
4、实际的运用
OK,结束理论方面的长篇大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怎么用这个3F法则,去处理文章开头列举的场景。
比如:
妻子对你说:你怎么老是出差?
FACT:关联的事实是,最近出差的频率较高,导致最近陪伴的时间有点少;
FEEL:表达的情绪是我不满意了,愤怒和悲伤交织在一起;
FOCUS:产生的需求是你需要多陪陪我。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承认事实+响应情绪+提供行动方案。“最近的出差确实有点多,家里的事你辛苦了,这样我尽量早点回来,下周一定不安排处理,陪你和孩子去上次说的那个景点”。
又比如:
客户对你说:我的货什么时候能到?
FACT:关联的事实是,下单时间是X号,现在过去7天,和正常的交货时间对比多了2天,确实慢了;
FEEL:表达的情绪是着急、略微的愤怒;
FOCUS:想要的是让货品快点送达,背后的需求可能是担心货品出问题了,没法按时交付。
同样也是承认事实+响应情绪+提供行动方案。“这批货物确实比较慢,我和你一样都很着急,这样你给我一个最晚到达的时间,我们看下能否赶在这个时间达到,如果不行,看看要不要将一些货品拆分开来寄送,让最重要的货物先达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