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学年开始,我们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首先提出的就是希望达到目的。那么,教育写作也肯定存在目的,是什么? 答:一只燕子,飞出去,目的就确定下来了,寻找食物。至于在寻找的过程中,要在哪里会会朋友,要在哪里唱唱歌,却是不确定的。你今天来到我们家,应该是还没来之前就确定了此行的目的,要和李老师一起探讨学问,有备而来。我可是临时上阵,即便是这样,回答了你的问题,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以我为例来谈这个问题,给出答案会更亲切而真实些。
我在思考教育理想的时候,有一个定位,我不是适合做官的人。当然,不是不等于就绝对不可以做个教育小官,很多时候,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最做官和做学问是并不冲突的,鱼与熊掌二者可以兼得。你可以当校长,也可以成为一个校长学问家,李镇西、李希贵、王栋生他们都是这样的人物。我爱读书,我爱思考问题,我适合做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我是教师,在专业上发展,研究教育教学,这是最好的。依靠着专业,奋斗成为一个专门家。大方向确定下里,目的也就定下来了,我当教师,要当成什么样的教师,我要到哪里去,心里不再迷茫。达到目的是需要手段的。我分析有两个,一个是教育阅读,另一个是教育写作。就是这两个,也还存在轻重缓急的问题在里面。继续分析,写作可以带动阅读,阅读可以促进写作,自然它们是建立教育教学实践上的。一动笔,你就会感到自己的写作修养不足,自然要去多读书,多观察教育生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脑思万千,寻找真理,发现真理,工作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工作能力就会增强起来,逐渐逐渐,你就会越走越远,成为教师群体里比较会教书的人,最会教书的人,佼佼者,领头雁。
最初的时候,我的教育写作当然怀有发表的目的,毕竟这是相当诱惑人的激励,你的教研成果发在省级教育刊物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影响力就是全省范围内的,你的话语权就是全省范围内的,你的知名度就是全省范围内的,发表就有这样神奇功能。路遥中篇小说《人生》发表后产生轰动效应,带来巨大荣耀,导致他后来写出名作《平凡的世界》。一切写作,都会给作者带来自我激励,这是不用怀疑的。
但随着发表的教研文章越来越多,多达数百篇,规格越来越高,像《人民教育》那样的期刊都能上去一展风采,再展风采,大部头的学术著作都出版了,名师专家的头衔都得到了。这个时候,写作发表的目的就会弱化下来,名利的观念就会淡薄下来,不成为外在的追求。反过来,内心追求却会变得强烈起来,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在。因为写作着,便快乐着;因为写作着,便幸福着;因为写作着,我还是一个奉献者;因为写作着,便觉得生活有意义;所以,我要进行写作。到最后,一切功利都没有了,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写作的目的就是写作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