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祝門|九医真经
祝門《九医真经》-小儿感冒篇之外寒内热(第一堂课1/3)

祝門《九医真经》-小儿感冒篇之外寒内热(第一堂课1/3)

作者: 祝門小郎中 | 来源:发表于2019-06-03 11:07 被阅读0次

    在我们家,还是比较重视孩子健康方面的细节的。比如洗头,洗手,洗澡的洗护用品都是我们手工制作,因为市面上买的一些洗护用品有些刺激孩子的皮肤,并不适合孩子使用。倒也不是说市场上买的都不好,肯定有好的。只不过适逢其会,我们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我们就研究如何用中草药和食材制作出适合孩子,不刺激,更好的保养皮肤的洗护用品,少得皮肤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成功了,所以就有了玄醐手造系列,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果蔬洗液。到现在为止应该有很多人用过了吧,是不是挺好?反正居家离不了,不如用这种手工做的……

    朴素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心情是舒畅的,为了孩子们,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真是拼了。

    我的职业规划,有一个共同点:朴素的健康信仰。

    不管是做中医,做烘焙,做熟食,做孩子的辅食,还是做食品级儿童洗化用品,都有着共同的特征,“无添加,拒绝乱七八糟的添加剂”,每个健康的项目都申请通过了国家商标注册。

    我是祝門®玄济堂,古中医传承人。师承于家族的长辈。其实我所做的事都离不开中医。每个项目里都有中医的影子——中草药,传统的调料,食材,它们在我手中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所以说我受益于此,要么治病,要么保养,要么调理脾胃,要么改善肌肤环境,总之用朴素的想法,普通的本草及食材做一件不普通的事业,自己能安身立命,也能让更多人受益于此。诸般好处,摆在眼前,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我的私心。

    我是——

    祝門®玄济堂  古中医传承人

    食间道@药食同源健康食品 品牌创始人

    一卤仙@仙卤系列无添加熟食    品牌创始人

    玄醐@食品级儿童洗化用品  品牌创始人

    天子龙象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创始人

    通过这系列课程也是想传达一个理念:

    吃的、喝的、洗的,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用本草的、无添加的,这样才会少得一些不知名的病。这个对待健康的态度,也是不分大人和孩子的,应该作为家庭的健康理念不断强化践行。所以,我选择创业的项目一定是这种无添加,对大人孩子身体都有好处的健康产业。

    尤其现在的孩子,脾胃不好的太多了,脾胃在中医里五行属土,肺是属金,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土生金,对吧?脾胃如果不好,怎么生金,肺自然就不好,肺主皮毛,所以,脾胃不好的孩子就容易反复的感冒。其实我一直想出一款或者几款食品,专门用来调理脾胃的,传统的八珍糕其实是对症的,不过并不好吃,所以要想办法做到,即好吃又能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得经过无数次反复的实验,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初见曙光,虽然现在还不尽人意,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你们就期待我研究成功的消息吧。

    今天继续讲解感冒的话题,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风寒感冒的调理方法。第一阶段就讲了4天,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就是因为对这个初期感冒的重视,养护住了,也就好了,这一阶段也是最轻的阶段,家长最容易掌控,如果这个时机没有把握住,病就会往里面发展,这就是第二阶段:外寒内热阶段。

    我们知道,感冒按照病况发展的程度,大致分成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越往后相对来说就是越严重。调理的方法就会有变化,就会不同。所以这个时候又要进行辩证。第四个阶段是风热感冒治好后,发现又出现了第一阶段风寒感冒的影子,所以为了把第四阶段和第一阶段相区别,故我给命名为后风寒感冒阶段。其实风热感冒好了之后,剩下的的症状并不多了,比如鼻涕又变成清鼻涕了,稍微还有点咳嗽。这时候有很多人就已经不治疗了,过几天自己慢慢就好了,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掉以轻心,应该乘胜追击,不留下隐患。后风寒感冒阶段就可以吃一些养护脾胃的粥了,比如山药粥,也许喝着喝着就好了。这算是最好的收尾了。中医管这个叫培土生金。后边会讲到这的,这里只是交代一句,留个印象。

    再重复一遍,整理一下:

    第一阶段:风寒感冒阶段

    第二阶段:外寒内热阶段

    第三阶段:风热感冒阶段

    第四阶段:后风寒感冒阶段

    第二阶段:外寒内热阶段

    讲到外寒内热阶段,我们的知识又需要更新了。多学一些总是好的。中医是怎么断病的呢?当然离不开四辨八纲。这么说可能会比较困惑,感觉好难哪,但是不讲这些稍微专业的中医名词,可能后边的一些概念无法理解。

    四辨八纲:望闻问切+阴阳 表里 虚实 寒热  断病的法门。

    四辨是指望闻问切,八纲辨证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这区区12个字就是整个中医。

    佛家讲四智八识,道家讲四性八因,儒家讲四维八德,易经讲四象八卦,中医讲四辨八纲,是巧合吗?四和八这两个数字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让这些产生过圣人的宗教或者学派如此见识一致?是事先商量好的吗?还是以圣人的智慧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秘密?有对这个感兴趣的,课后可以私下里聊。说到底,这些学说都是在一个层次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是被证明了的世间法中最合理的架构。说这些,是想说明,中医的四辨八纲,是老祖先总结出来的识病和治病的以理解物的道次意识观和方法论,是很权威的。中医不管怎么讲,也跑不出这12个字。我们分析病情,讲究辩证,自然也会涉及到这些。

    佛家讲四智八识:

    四智:事智+妙观察智+平等觉智+大圆镜智    八识:眼耳鼻舌身意 末那识 阿赖耶识

    道家讲四性八因:

    四性:聚+散+动+静  八因:构架+显现+恒常+变化+动+静+立+从

    儒家讲四维八德: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易经讲四象八卦:

    四象: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中医讲四辨八纲:

    四辨:望闻问切  八纲:阴阳 表里 虚实 寒热

    不知道怎么讲才能让你们明白,从原理上讲太令人费解,所以就只能取巧,用取象类比的方法解释,虽然不究竟,但是容易理解了许多。咱么这课毕竟不用太专业,太专业的讲也许你们就听不进去了,因为会涉及到古数学、古历法和古天文学的知识,咱们也就别费那劲了。但是也必须知道这八纲辩证是什么意思,要么后边讲阴虚阳虚,就更听不懂了。我姑且讲,你们姑且听,不明白的时候再问我。

    取象类比法:什么是四辨呢?望闻问切,分别简述一下

    望:面相,舌相,耳相,手相,高级点还有望气

    闻:口气,鼻息,二便的气味

    问:肚子疼不疼,冷不冷,难不难受,哪不舒服之类的,睡觉盗不盗汗,二便情况

    切:切脉。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这个不要求学。

    这望闻问切,四辨也叫四诊法。是相互配合,互相印证的,单独看一项有时候不究竟,考虑的因素多些离真相就更接近些。到中医那看病,你也不说话,一伸胳膊,你切脉吧,看我什么病?断不对,你就是庸医。这其实是不对的,狭隘的对待了中医。也许是看电影、看小说看多了,脱离了现实世界。四诊合参才是正途。毕竟搭脉就知道来龙去脉的活神仙,我们无缘得见,那些望而知之如扁鹊神医这样的圣人,也只是存在于敬仰之中。

    我们普通人还是实际一点,靠谱一点吧。

    这四诊,虽然理论上我们不懂,但是,其实我们一直在用,是不是?比如说,孩子生病了,看着看那,问这问那的,也能了解一个大概。只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

    八纲辨证是什么呢: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取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类证候,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

    阴阳: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太极生两仪,两仪便是阴阳。

    表里、虚实、寒热都可以归到阴阳里。阴阳的概念,来自于对天地、日月、昼夜、水火、上下、升降、内外、动静等自然属性的认知,很多时候大家会认为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一对矛盾的属性,互为阴阳。其实中医概念里阴阳不是任意规定的,比如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用为阳,体为阴;气为阳,形为阴;同时还要理解概念应用的场景,理解属性因场景不同而改变,比如心在五脏系统中属阳,在脏腑系统中属阴。

    结合在中医上,对应人体,就这样取象类比,水(津液-鼻涕、口水、尿液,血液)为阴,(能量)气为阳,记住这句就行。

    表里: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内外之分。在外为表,在内为里,脏腑,脏为里,腑为表。表病轻,里病重。一般地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属表;脏腑、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同样是癌症,肝癌就是最终的里病,大肠癌就是最轻的表病。同样是癌症,对患者家属来讲,一个是天堂,一个却是地狱。

    虚实: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

    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实。看不着,摸不着,感觉得到的就是虚。

    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有形有质,手脚看得见摸得着,器质性的病都是实病。

    什么是虚病呢?看不见摸不着,感觉还存在的,并不是封建迷信,科学还没进化到解释封建迷信的程度,所以不要妄自菲测。比如感觉浑身没劲儿,这就是气虚的表现。这个虚好像是一种能量,提供人体动力。饿肚子也会没劲,这是中气虚,是不是大家都听过这种说法。但是你能看见这所谓的“气”吗?打太极拳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气,互相排斥的相互作用的能量,就是用仪器检查不出来,当然,人体的720个穴位和经络不一样用仪器检查不出来吗?

    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也是最好理解的两纲。

    一般地说,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寒热是最容易感受到的。寒热我们最好理解,每个人都有直观的认识,不抽象。

    学中医要有“悟性”,可这对于习惯逻辑分析、理性思维的人来说是会感到难以捉摸。悟性如何掌握?似乎那是一种不可控制的跳跃式的灵光闪现,使得不沾边的东西都可以罗列到一起,然后还可以各有各的解释,而这种解释还是一套圆融的体系。其实就是没入门,没那么难的……就是分类方法不一样,中医是用五行来观察世界。所以得知道什么是五行,是怎么区分的,这个其实是难点,这课程也不需要太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祝門《九医真经》-小儿感冒篇之外寒内热(第一堂课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aq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