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经36年,笔耕是不曾中断的爱好。支撑笔耕的动力有职业需要和职业素养的考量,有三不朽的考量,有挣稿费的考量,有以文会友的考量,但最根本的是写作本身给我带来的愉悦感。
想到一个笑话。一秀才为写文章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愁眉不展,苦恼不堪。秀才娘子见状,大不以为然,打趣道:“写文章会比女人生孩子更艰难?”秀才回答说:“当然。女人家生孩子肚中有货,可我肚中无货。”
这笑话将写作和生育加以类比,倒也别致。由此我联想到两者的相似性。
当人的主体思想为外物所感,有新的领悟,灵感乍现,这便是精神受孕;
当人定下文体、确立主旨、理清思路,一句话完成构思,这便是精神着床;
当人开始搜集资料,布局谋篇苦心孤诣,斟词酌句精益求精,推进写作不遗余力,这便是精神发育;
当写作完成,修改已毕,可以长舒一口气,浑身感到舒坦,这便是精神生产。
而作品发表则是精神展览,很像民俗中的喜酒,抱出新生儿,体会初会父母的自豪,接受亲友的赞赏和祝福。
精神生产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精神生产的成果却让人无比欢悦。
我想,这就是我笔耕不辍,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