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宋朝历史学习,看到南宋时期人民抵抗金国的故事。自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南宋王朝在金国频繁入侵下,危如累卵。腐败的南宋朝廷,对金国一再妥协退让。宋高宗居然放弃黄淮地区逃到南方,金军一路紧紧跟踪追击,宋高宗从定海坐上海船,漫流到温州的海面,在船上建立他的朝廷。
绍兴九年(1139年),秦桧代表宋高宗正式接受金国提出来的和议条件。绍兴十一年(1141年)和议正式签订,史称“绍兴和议”。宋高宗接受了屈辱性的和议条件,向金国称臣纳贡。但金国并没有信守和议,在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由兀朮带兵,分四路南侵。全部占领了中原和陕西等地,并且进一步威胁淮河以南地区。
金兵又一次南侵,激怒了南杨家将最朝廷里的抗战派将领,他们奋起抗战,打得金兵损兵折将,大败而回。其中功绩最突出的是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岳飞从二十岁起,三次投戎,四次北伐。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岳飞曾跟着“八字军”首领王彦渡过黄河,收复新乡。在进军到太行山时候,他在战斗中生擒金将拔跋耶乌,枪刺黑风大王,从此威震金军。兀朮南下打到浙江定海,岳飞在广德狙击金军,六战六胜,吓得金军士兵背地里称他为“岳爷爷”。兀朮在黄天荡被韩世忠打败后逃到建康,岳飞在建康城外拦击,打得兀朮丢盔缷甲,仓惶逃过长江。
岳飞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常常出奇制胜。他率领的岳家军逐渐成了抗金的主要队伍。
岳飞于郾城大破金国重骑浮屠,率部一路掩杀至北宋故都汴京附近,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岳飞,宋军已成全线反攻之势,眼见收复故都,中兴大宋在即,高宗竟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上谕煌煌,岳飞无奈班师,南撤路上,中原居民攀衣拦马哭声遍野。
岳飞不住北望,壮怀激烈,仰天长叹。他明白,他已无法扭转时局。但尽忠报国的壮志丝毫未减,英勇而悲愤写下千古名篇,充分反映了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满江红·写怀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母刺字的故事脍炙人口。他的身前是千军万马,身后是安泰百家,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着南宋王朝,岳飞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陪伴营2023年1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