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脑子里始终压着一块石头
“三年半前,我莫名感觉后脑整天压着一块大石,昏昏沉沉,有时候这种感觉会突然消失,但很快又会回来,稳稳地压在我的后脑勺上。
我陷入了社交困境。
我开始慢慢不爱与人说话,因为说话很累,开始慢慢不爱与人交际,因为交际很累,更多的时候我选择在床上躺着睡觉,虽然不管我睡多少个小时也仍然睡不醒。但即便如此,我也要辗转反侧很久才能入睡。
我变得没有办法工作。
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整个大脑的回路就如同被堵塞住了一样,那块疯狂生长的大石也压得我有一半的时间只能趴在桌上。”
像这样的后台留言,每天都能翻到很多。抑郁,其实离我们很近。
02
抑郁,让生活蒙上一层灰色
2009年《柳叶刀》的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也就是说,中国的抑郁人群已经达到9000万,平均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抑郁。
更严重的是,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你去回避和压抑它,它就会自动的消失,相反,压抑过度的结果是在一个人的心中形成某种情结。它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我们无法识别的情绪爆发出来,那时我们想再解决问题就会变的更加困难。
今天看到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后台回复“时间”就可以看到哦^_^
03
用忍的方式来应对突破底线的行为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选择隐忍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一味的忍让和牺牲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变成对对方某种行为的纵容。
比如感情出轨、家庭暴力(身体上的和精神上)、反复的欺骗、赌博酗酒等上瘾行为。一般而言,我们会把这些行为认为是感情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在面对另一半的以上行为时会选择忍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时候我们认为,作为伴侣我们需要更包容对方。
但这种忍耐更多的时候,在另一方看来并不是让自己回心转意的牺牲,而是对自己不当行为的默认。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对方都会无条件的接受时,ta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因为默认就是另一种纵容。
当然,生活是复杂的,感情也是如此。有些事情过于忍耐的话对感情弊大于利,但是也有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是需要克制和隐忍的。
比如在感情当中,我们往往是带着某种期待来看待身边的那一个人的。我们希望ta能够按照我们喜欢的那样去做事,去考虑问题,而假如对方实际做的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我们就会感到失望,甚至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面对类似的摩擦,我们更需要的是接纳。接纳两个人的差异和不同,无论是行为方式还是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因为感情中的两个人,原本就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成长经历不同,所形成的观念也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不触及底线的问题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耐下心来去面对和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