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原名是《Educated》,中文译者给了个更能吸引人注意的、更感性化的名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教育能给人什么?作者几次在书中发问,而她有一个悲凉的回答——教育让她远离了最亲的人,远离了生她养她的故土,但她其实没有选择,在自我朝圣和亲情绑架之间,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选前者,这是自我救赎、自我实现、人生而为人的必然结局。但悲哀的是,她舍不得亲情之爱。
在一个正常的人生中,人非得在这二者间做选择吗?不是的,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是二者兼得,亲情之爱甚至可以成为自我朝圣的支撑。可放眼望去,却仍有那么多人在挣扎,这是为何?
中国的家庭教育,名义为爱,实际是爱的绑架,下一代背负着上一代自我实现的使命,从出生就开始为此奔劳,除了进入公立学校、竞争考试,也别无它途。相比较而言,作者塔莎前十七年的家庭教育却民主很多,她的父母没有让她功利性地接受教育,在那座独立的山上,她有足够的自由。但她父母用宗教困住了她,用自我偏执困住了她,这也是后来导致关系决裂的根本所在。
无论是何种的困或支持,父母都似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孩子。那么,教育应当如何才能最好地支持孩子?
作者认为,自己没有从家庭教育中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她后来的作为,都是自己拼了命争取来的。可在我看来,相对于中国的公立教育,她的家庭教育意外给了她人生前十七年足够的自由,从而避免她陷入某种模式化运作,保持了独立思考,建立了对某个范畴知识的好奇心,也从而才有了她后来在学业上的顺利。但悲哀的是,她一路朝自己方向走去时,她的父母亲还在阻拦,甚至不惜与她断绝关系,这导致她的自我救赎之路异常艰辛。智力上的发展永远次于情感上的满足,否则毫无幸福可言。
中国的公立教育需要改革,向更个性化的方向;中国的高校录取需要改革,向更能展现人的特长的方向,而不是一刀切;中国的家庭教育尤其需要改变,尊重一个孩子作为人与父母的不同,接受他们,仅仅因为他们是自己所生养,不要投射自己的愿望,不要强加自己的信仰或者人生信条。这样,孩子才能自由飞往自己的山,带着爱,而不是带着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