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幅场景,妈妈跟10岁的女儿龙芊言坐在书桌前,芊言开始背诵演讲稿,结果女儿刚背两三句,就开始结巴起来了。
妈妈立马质问芊言:“你到底背了没有?你就准备拿演讲稿上去演讲啊?我不是跟你说了只有三天时间了吗?”
芊言刚反驳不是还有三天时间吗?妈妈就气急败坏地摔了演讲稿大吼:“你到底怎么回事? 好好跟你说你不听!非要打你一下你才舒服是吧?”
妈妈一边骂一边站起身来,一把拎起芊言的胳膊,一巴掌一巴掌地落在她的屁股上、后背上,疼得她眼泪立马下来了。
妈妈面目狰狞地一边打一边吼,吓得芊言整个人缩成了一团,妈妈还不解气,又伸手打了芊言好几巴掌,还叫嚣着:“打你这不听话的孩子!”
多么恐怖的场景!只因为女儿没有提前背熟演讲稿,妈妈一言不合就发怒动手打,这不是影视剧中的虚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在综艺《敞开心扉的少年》中,龙芊言的妈妈眼泛泪光地说:“我就在反省,我怎么当时情绪那么激动 没有忍住?这是我第一次打她。”
其实从妈妈的反省中,我们知道她小时候也被妈妈打过,她知道这种被打的感受,不知道为什么就控制不住自己也打了女儿了。
即使妈妈在生芊言的时候,发誓以后要跟女儿平等地交流协商,却还是在女儿的表现不如自己意的时候,“复制”了自己妈妈当年的行为。
曾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如今当父母的一代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都想给孩子创造更温馨的成长环境,只是很多时候却不知不觉成为自己父母当年的“翻版”。
难道当父母就是一场轮回,谁也逃不掉被父母伤害,又去伤害孩子的宿命吗?
【1】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会延续多久?
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如何解决隔辈教育的难题?”龙芊言妈妈之所以来上节目,就是因为她的妈妈经常干涉她对女儿的教育。
外婆说自己教育龙芊言就是老一套,不听话就压制她、骂她,有时候还得打她,还要求妈妈 说,小时候不严一些,大了怎么去管?
而且外婆还信奉“棒子底下出好人”的陈旧教育观念,因此经常跟妈妈为如何教育龙芊言发生矛盾,这才不得不求助节目组。
其实,妈妈是知道外婆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她说自己小时候,外婆要求每次考试不低于95分,而且必须要绝对听话,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做不到就要被打。
虽然妈妈用“也不是说经常打”来形容自己的童年,但是能够看得出来,妈妈小时候肯定被外婆打过不是一次两次。
妈妈还说:“如果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她可能就是骂骂你,还会罚到门外站着、跪着,打得最严重的是拿着棍子打。”
这一番描述让在场的嘉宾都张大了嘴巴表示惊讶,对龙芊言妈妈的童年遭遇表示同情,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她现在会控制不住打龙芊言了!
当父母的打骂一路伴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即使知道父母的打骂不对,发誓将来不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是做不到呢?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的,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他们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这一代年轻父母,会反思自己父母当年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想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修正和改变。
但是成长过程中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却并不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愈合,自然也不会那么简单地就让这一代父母“翻开新的篇章”。
【3】
我们如何做新时代的父母?
今年3月份,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建议对家庭教育进行立法,通过法律的倡导和约束,让父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朱永新认为让父母“持证上岗”,就是要让父母接受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摒弃“不打不成才”等成规陋习对新时代父母的误导。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真正从被父母伤害的困境中走出来,做接纳自己并且更懂得如何正确爱孩子的好父母。
首先,父母要疗愈自己童年的创伤。
有句话说,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一味指责父母早年对自己的伤害,而会把他们放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去理解,并与自己内在的执念和解。
都是第一次当父母,肯定会或多或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当孩子长大以后,比起指责父母或者以此为借口萎靡不振,我们更应该积极地疗愈自己。
当年父母打我们是错误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动手,做到这一点才是战胜自我。
当年父母为了挣钱对我们不管不顾,那么我们就要尽量多陪伴孩子,哪怕少挣点钱,也要给孩子全身心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只有当我们不断地从父母错误的做法中进行总结反思,并且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养育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已经原谅当年的父母,接纳了当下平和的自己。
其次,父母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式。
新时代的父母都知道,打骂孩子是最没有效果的教育方式,但是当孩子沉迷游戏、成绩下降、错误连连犯的时候,父母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呢?
我有一个11周岁的儿子,磨蹭不肯写作业的时候,撒谎还不承认的时候,我都有想直接揍一顿的冲动,但是我知道不能这样,却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读过很多教育专家的育儿宝典,也听过很多一线老师的现身说法,但是到底哪种方法适合自己孩子呢?很多父母依然一头雾水甚至不知所措。
养孩子绝不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而是要在长久的陪伴中,观察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要知道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孩子,肯定不能采取一样的教育方式。
父母要有针对性地查阅、研究跟孩子的特点相关的教育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够让孩子开心成长。
【4】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对每个人来说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与原生家庭相对应的是新生家庭,就是孩子长大以后与配偶组建的生儿育女的家庭,不包括双方的父母。
简单一些来说,我们都是从原生家庭而来,将来都要建立新生家庭,从孩子成长为父母,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心理咨询师卢悦做了15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他认为原生家庭带来的最大痛苦,就在于它为我们定制了一个难以跳出的模板,让我们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经常有咨询者倾诉说:“我一边因为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痛苦不堪,一边却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然后陷入自责。”
卢悦说,原生家庭会在我们的内心里形成一些内在模型,这些模型就是日后我们的人际关系和伴侣关系。
如果不去解决我们和原生家庭的恩怨,我们很有可能会在自己的人际和婚姻里重演这个模式。
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但是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却有责任和义务,摒弃原生家庭中接受到的不正确的成长方式,给自己的孩子更幸福的成长环境。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阻隔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不幸运,努力疗愈自己,陪伴孩子快乐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