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25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25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4:10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第五章:是非功过之匈奴问题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匈奴。

易中天:匈奴是汉帝国的头号外患。

艺凡:匈奴的起源是在哪里呢?

易中天:不知道,只知道其最高首领叫单于,统治着东至朝鲜半岛,西至西域各国的辽阔疆域。

艺凡:那匈奴是在什么时候崛起的呢?

易中天:楚汉战争期间。当时的单于叫冒顿(读如莫毒),据说意思是“开始”。因此,也有史学家认为“冒顿单于”的称号,是抄袭了秦始皇。不过冒顿单于的态度,却一点不像抄袭者。

艺凡:为啥呢?

易中天:汉惠帝时期,他居然写信给吕后说:陛下守寡,孤王丧偶,你我都很孤独,何不两好合一好,互通有无?

艺凡:这哪里是求婚,分明是羞辱。

易中天:吕后大怒,召集陈平、樊哙、季布商量对策。樊哙说:臣愿请兵十万,横行匈奴中。季布说:樊哙的脑袋可以砍下来!当年高皇帝将兵三十二万,被匈奴困在平城。樊哙身为上将军,其实并不能解围,至今遭人耻笑。现在又来夸海口,拍马屁罢了!吕后无奈,只好咽下这口气。

艺凡:那汉武帝的对策呢?

易中天:开战。统率全军的最高司令官多由外戚担任,比如西汉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利,东汉的窦宪。

艺凡:战绩如何?

易中天:匈奴主力,是所谓控弦之士三十万。然而武帝用兵之初十年间,斩虏敌军就达二十万。把大汉的旗帜高高插在了匈奴的腹地。

艺凡:战绩可以啊。

易中天:实际上此前匈奴已受重创。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新任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塞,进五王国,过焉支山(在河西走廊),杀折兰王,斩庐侯王,擒浑邪王子,又一口气攻到祁连山,逼得浑邪王和休屠王向大汉投降。金日磾,就是这时来到长安的。

艺凡:金日磾的身世呢?

易中天:他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休屠王与浑邪王合谋降汉,事到临头却又后悔,结果被浑邪王所杀。金日磾和他的母亲、弟弟都被带到长安,入宫为奴,当时他十四岁。

艺凡:汉武帝是怎么发现金日磾的呢?

易中天:有一天,汉武帝来看马。马是金日磾等人养的,又肥又大。金日磾自己则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端庄,汉武帝看了满心欢喜。问明来历后,马上任命他为马监,加官侍中,跟当年对待卫青、霍去病一样。

艺凡:汉武帝是国家主义者,不是民族主义者。

易中天:匈奴最后是销声匿迹了,其中有一半原因是内乱。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单于王朝在曹操的时代终结,其后逐渐融入汉和其他民族。北匈奴则在东汉永元三年战败后不知所终。有人认为,五世纪中叶横行欧洲的“上帝之鞭”阿提拉,便是北匈奴单于的后裔。

艺凡:相反,汉帝国的版图却在扩张。

易中天:对,但,这是无数生命、鲜血和金钱换来的。比如元朔六年那次战役,单是奖励将士的赏金就要二十多万斤,被俘敌军几万人也要赏赐,逼得大司农再次卖官,卖了黄金三十多万斤。两年后,由于浑邪王来降,军需、赏钱、招待费耗资总共一百多亿。五年后,卫青和霍去病再伐匈奴,战马竟死了十多万匹,赏钱则花了五十万斤。

艺凡:这么一搞,还哪有官可卖了?

易中天:可惜,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虽一度停止,武帝的开边事业却一往无前:征朝鲜,通西域,平东瓯,定两越,征服西南夷,一如亚历山大的席卷欧、亚、非。他又三次派外戚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匈奴。结果,第一次李陵投降,第二次无功而返,第三次更是全军覆没,连李广利自己也降了。

艺凡:最后汉武帝还是清醒过来了。

易中天:汉武帝否定了在轮台以东屯田的建议,下诏表示要调整对外政策,转移工作重心,史称“轮台罪己”。桑弘羊是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汉武帝政治路线的代表人。屯兵轮台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尽管这个建议被否决,却不等于过去的方针都被否定。只不过,汉武帝的外交政策、军事政策和经济政策,都将面临挑战,桑弘羊则必须充当辩护人。

艺凡:那么,桑弘羊又怎么样了?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政变与政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ky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