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第五章:是非功过之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艺凡:今天对汉武帝做一个总结?
易中天:嗯。汉武帝是十六岁登基的,享年七十,在位五十四年。
艺凡:这可真是天之骄子。
易中天:武帝也不负天恩。在他治下,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东邻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文化方面同样灿烂辉煌。哲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探险家张骞,农学家赵过,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便都出在这个时代。当然还有司马迁。尽管汉武帝非常对不起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也并不喜欢他的《史记》。
艺凡:当时汉武帝的目标是什么?
易中天:是天下一统,中央集权,皇权至上。这是秦始皇未竟之事业。因此,汉武帝登基之后就频频出手:二十一岁置五经博士,二十三岁推行察举,二十四岁始征匈奴,三十岁用推恩法削弱王国势力,三十三岁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卫青为大将军,并为博士设弟子。这一系列动作都在他三十五岁以前完成,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艺凡:非凡在哪里呢?
易中天:尊儒,则秦政变为汉政;推恩,则分权变为集权;举贤,则贵族变为官僚;讨伐匈奴,则夷狄变为华夏。夷夏之分,王霸之术,古今之变,尽在其中。中华大帝国巍然屹立,汉武的事业风生水起。
艺凡:政治天赋。
易中天: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巩固政权,尤其是巩固皇权。只要能实现这一目的,他是不在意使用各种手段的。所以,他建太学,兴儒术,开言路,荐人才,却又留心俗务,重用酷吏,奖励军功。他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是不拘一格的,因为他并不独尊儒术,只独尊自己。
艺凡:那么,汉武帝的手段又是什么?
易中天:对外开边,对内收权,一手抓官,一手抓钱。代表着这一整套治术的,是卫青、公孙弘、张汤和桑弘羊。卫青是军人也是外戚,公孙弘是文吏也是儒生,张汤懂法,桑弘羊会理财,汉武帝得心应手。
艺凡:是啊,有钱就能做事,有兵就能护家,懂法就能治国,通儒就能安定人心,粉饰太平。
易中天:结果,汉的版图面积比秦大了一倍,统治反倒更加牢固。秦亡而汉兴,原因就在这里汉武的帝国,也就是这样炼成的。支撑帝国大厦的则是三根支柱: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前两根支柱是秦也有的,后一根却是汉武帝所立。但,正是由于这一改革,秦政和秦制才变成了汉政和汉制,帝国制度也才立于不败之地。
艺凡:什么叫“伦理治国”?
易中天:其实就是周人主张的德治和礼治,因此也可以说是周政和周制。周政和秦政,周制和秦制,是对立的。周是邦国制(封建制),秦是帝国制(郡县制);周政讲王道,秦政讲霸道。所以,秦也不要德治和礼治。秦政是刑治和律治,号称法治。汉武帝却在延续秦制的同时,也继承了周政,即制由秦帝,政借两周。
艺凡:为什么呢?
易中天:因为德治和礼治的统治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要实行德治和礼治,就只能靠儒家。因此,尽管武帝本人并不尊儒,宣帝更明确主张王霸杂用,但独尊儒术却仍是汉武以后的基本国策。
艺凡:这个国策也为后世王朝所采纳。即便不尊儒,儒家主张的宗法制和礼乐制也照样实行。那么,汉政治的核心又是什么?
易中天:皇权政治加官僚政治。事实上,当官员们越来越儒化时,官僚政治就牢不可破了。与此同时,儒学也在官化。官方思想其实是不要思想的,官化的儒学也只要教化和灌输,顶多再加对先王圣教的心得和注解。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争鸣,那才真是“毁人不倦”。永为神州种祸胎,当作如是解。
艺凡:把儒学变成官学,也该由汉武帝来负责。
易中天:尽管在当时,儒学并没有那么重的官气,反倒是一股清新气息。靠着汉政治,周文明的血脉延续了下来。在楚文明的基础上将周秦文明融为一体,就是汉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世界性文明,其深远影响难以估量,而能够与之媲美的则只有罗马。
艺凡:罗马,与大汉会有关系吗?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罗马人来了。
网友评论